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冉庄,历史的丰碑 □彭道德

蚌埠日报 2020-09-28 07:53 大字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了神兵千百万……”对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人来说,对《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一大批经典影片留下记忆烙印是无法忘怀的,老电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笔者到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地道战旧址——冉庄游览当天,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冉庄家家户户。冉庄就是地道战的发生地,目前,仍保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面貌。一条“抗战路”自北向南把村庄分隔开来,道路两边一字排开是村民们摆设的摊点。小商品琳琅满目,最吸引游客的是一对年轻夫妻当街现做现卖的烧饼,烧饼的名字就叫“抗战饼”。“抗战饼”与众不同的是薄、脆、香,3元一包价廉物美,游客们纷纷购买品尝。

冉庄家家户户都是游览点,免费向游客开放。来到冉庄参观,耳闻目睹仿佛又把游客带到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重新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河北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了保护自己、抗击日本侵略者,于1938年春天开始挖地洞,把由单口地洞逐步发展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了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各种构型巧妙的地道口把整个村子地下连成一体,并修筑了作战工事,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逐步演变成了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灵活的地下长城。

冉庄民兵充分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多名,荣获了“地道战模范村”称号。1959年8月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落成,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战争旧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漫步在冉庄纵横交错的地下长城中,每位参观者都会被冉庄广大民兵的聪明智慧和同仇敌忾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所震撼。冉庄地道战战争旧址成为教育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凝聚民族向心力的生动课堂,通过生动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在每位游客心中矗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新闻推荐

D学习上海人的专业化

专注业务领域潜心钻研“在上海,无论是企业家、专家还是政府人员,专业化是上海人留给我的最大印象。”青岛赴上海专业实训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