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良德古城:浮山岭下的隋砖唐瓦

华西都市报 2020-09-28 02:44 大字

冼夫人像。□赖廷阶

在广东茂名浮山岭东麓下,有一个村子的名称不一般:古城,隶属于广东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下中行政村。

如今,进入这个古城村,是见不到任何古城影子的。但在二十年前,考古专家在村子里挖出了城墙的基础,挖出了隋砖唐瓦。之后又埋了回去,等待以后的保护性发掘。

虽然隋砖唐瓦被埋了回去,但尘封不住一个美丽的传说……

采石伐木建起古城雏形

公元530年,出生于当地丁村的俚人女儿冼氏与高凉太守冯宝成婚,从此被称为冼夫人。这对新人的新家,既不在冯宝祖籍老家新会,也不在冯宝执政的高凉城,而在离丁村七十里的浮山之阳,琅水之阳,即如今的霞洞镇霞洞中学那块地。

这个新家,是冯宝的父亲罗州刺史冯融兴建的。冯融在当地经营多年,为了给儿子和儿媳建这个新家,他将积攒多年的老本都花上了,最终把新家建得堂堂皇皇,取名叫冯家村。

不久,冼夫人也为自己的特别嫁妆——冼家军也安了一个家在浮山下。冼夫人是俚酋,即岭南百越族俚人大部落的头人,也称作都老,算是土皇帝,有权有势,所以嫁妆有兵有将,兵将达千人。

这支冼家军,被安顿在冯家村东面十里远浮山脚下,如今那里叫新营村。冼夫人依俚人习俗在新营建干栏式房屋,如今称之为木棚。她亲自带领将士们上山伐竹伐木,搭起干栏,架成床铺,半个月即完成。干栏并非低矮的木棚,而是高高的吊脚楼,床铺离地五尺,防湿、防蛇、防兽,且留有大树遮阴,很适宜人居住。

过了数年,冼夫人看到附近汉人住的瓦房遮风挡雨强于干栏,于是萌生了将新营干栏改造为瓦房的念头。在征求丈夫和将士们的意见后,冼夫人决定建瓦房二百二十间,每间住五人,余下的用作其他用途。

将士们按照冼夫人的规划和设计,破土动工忙个不停。在建造过程中,冼夫人命人收集挖掘石灰石,制成石灰,再混合水变成石灰浆或石灰水,然后跟沙子结合,冷却凝固后坚固如磐,是建房的好材料。

建瓦房,要比建干栏复杂得多,砖瓦是主体。要购足建兵营的砖和瓦,在当时不易办到。冼夫人迎难而上,在附近办了砖瓦窑自制砖瓦。制造砖瓦,首先要采出好的粘土练至软熟。在练粘土时,需用人或牛去踩踏,反复进行。冼夫人别出心裁,用战马去踏,数百匹战马轮流上阵,粘土踏得又快又熟,而且质量过硬。练好粘土后,再做成砖坯子和瓦坯子,晾晒至干后,装进窑里,烧上两天两夜,窑顶由黑烟变为白烟,再变成彩色的火焰。烧制砖瓦,最讲究火候,不到火候生产出来的是“夹生饭”,受不了多少压力,上不了墙头;火候过度的或烧成粘连的“连体人”或烧成“残废人”。所以,冼夫人格外小心,专门聘请汉人老师傅前来“看火”,报酬比别处多一倍,还好鱼好肉招待。冼夫人还不时慰问“看火”师傅,打赏绿豆糖水。就这样,冼夫人造出来的砖瓦质量好,远胜于外地购买的。如今,那烧砖瓦的地方成了一个村子,村名叫瓦窑。

为了瓦房的建材,冼夫人还组织队伍上山采石头,伐树木。附近的浮山岭坡,有的是石头,但冼夫人下令,先采容易采的,先采当用的,一般都要整个采回来,采回之后应打破的才打破。如果在山上打破,要经过她批准。这一规定为浮山保留了许多风景石。例如:浮山的一片大石,名叫“单船起双帆”,传说是风水石,它的附近是风水宝地,保持好了,就能出将入相,富不可言。还有一处像人的巨石,对这两处大石头,冼夫人都给予了应有的保护。如今,那块“单船起双帆”大石依然在,而那块像人的巨石,被称为“婆石”,它的形象有点像冼夫人,英姿飒爽。冼夫人采石又护石,采木也护木。她下令将士进山伐木每隔一定距离将特大的树木留下作“种树”。留下的“种树”,后来叫“木影”,它结出的果,一年一年繁殖成千千万万的新生命。

辉煌古城毁于兵燹之灾

冼夫人为新建营房选的址实在太好了:就在新营干栏侧畔,背枕浮山,面临琅江,中间一马平川,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水道、驿道相连,交通方便,而且具有易守难攻的军事价值。部下都赞冼夫人:“夫人独具慧眼,选对了营址,在这里住过的人都要感激。”冼夫人说:“为将士们办好事,我心也快乐。这里的确不错,有地理优势,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四通八达,大有可为,将来还可以发展为城邑。”

还真让冼夫人说对了,后来那个地方发展为一座城,名叫良德城,这是后话。

梁陈隋三代,冼夫人在浮山下打造的兵营大瓦房,住的都是将士,插的是冼字或冯字旗。到了唐代,冼夫人之孙冯盎成了冯家村主人,也成了大瓦房兵营的主人。他以二十州之地降唐后,被封为吴国公(后改越国公、耿国公),授上柱国、南州总管,唐太宗给他增加一个县,良德县,隶属于高州。有县须有城,冯盎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实行军政合驻,将浮山下兵营瓦房腾一半出来作县衙;被“腾”的将士,与未“腾”的将士,轮流住回干栏式兵营。

冯盎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具有超凡水准,冯家村建成了岭南第一村。冯盎的儿子冯智戴,当了唐太宗的侍卫将军。一次,冯智戴在太上皇李渊的宴会上吟唱古诗,博得满堂喝彩,李渊赞叹不已。冯智戴的儿子冯子游,载着满船的金子到凉城探父兼游,吸引着千万人的眼球。不久,冯子游把武则天宰相、大文豪许敬宗的女儿(史称许夫人)娶回了冯家村。在冯子游手中,良德城得到了扩建和装潢。

有盛有衰,物极必反。在许敬宗、许夫人和冯子游死后,冯家村和浮山下的良德城不久被毁。女皇武则天时代,酷吏万国俊奉命到岭南查处流人谋反之案。流人,就是古代中原流放在边远地区的人。岭南流人,其实是反对武则天的李唐宗室。万国俊肆意诬蔑这些流人造反,使之遭受了灭顶之灾。万国俊等人将冯家村的冯君衡诬蔑为岭南流人的包庇者,置之死地。据说,朝廷派将军李千里(李世民之孙)率兵,杀了潘州参军冯君衡,抓走了冯君衡的女儿冯媛、儿子冯元一。冯媛不愿为宫女,剃发为尼。冯元一被阉,当了太监,改名高力士。李千里捣毁了冯家村、诚敬夫人庙和良德城,辉煌的建筑化为泥土。

良德城一去不复返,附近的人仍称这里为古城,知情的人称之为“苦城”。

新闻推荐

聆听葛兰先生的诗意吟咏

华夏大地自古就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诗意地栖息于世界东方。诗教传统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新时代愈加溢彩流光。葛兰先生,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