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我的复工第一日 □李美娟

西安晚报 2020-09-27 02:21 大字

人常说天有不测风云,言下之意,事物的变化让人预想不到。类似这样的话,已经听了无遍数了,可就是在脑子里没有留下个什么印象。而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给我上了一课,让我对此话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去年年底,我在位于康复路的丹尼尔商城上班,无论是业绩,还是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很满意,因而我满怀信心,准备在春节过后继续投入到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再显身手。可万万没想到,新冠肺炎突降人间……春节也只能待在家中,不外出串门走亲戚。

我原以为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元宵节过后就可以上班呢。可二月二龙抬头过罢,疫情依然严峻,我所居住的小区严管不懈,进出要佩戴口罩、测体温、扫码。疫情迟迟不见好转,我心里有些慌了。我们这些年轻人,靠月工资维持生计,少有积蓄。而且没吃过什么苦,平时大手大脚惯了,年刚过完腰包就空了,要生活就得赶紧上班挣钱。可眼下处在抗疫的关键时期,何谈上班?不免焦虑。不过,我在家并非像别人那样无所事事。我有身残卧床的老母,需要人悉心照料。于是,我替换下老爸,承担了护理、照料母亲的工作,尽心行孝,让父母感受到“小棉袄”的温暖。尽管每天忙忙碌碌,但疫情仍是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好不容易传来好消息,新疆贵州等地疫情归零,复工复产又开学了。我仿佛看到了曙光。

我和老板一直保持着微信联系,当3月4日接到老板通知上班的消息,我仿佛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兴奋异常!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兴冲冲地去上班。然而,在商城外,只见商城的经营户排成了长龙,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接受安检。好不容易进了商城,上了楼,却还没有供电,店铺愈显冷清,黑乎乎、冷飕飕,我们只能焦急不安地在店铺内外徘徊。何时才能正常营业呢?依然是未知数。

坚持再坚持,等待再等待,好不容易熬到3月16日,我才真正踏上了开工上班路。我工作的店经营婴儿四季装,往日生意不错。第一天到的货就价值万元,10多个大包。因为店铺窄长、地方金贵,老板索性就把库房设在顶部隔断的吊柜中,不足一米高的库房,没窗户、没灯,黑洞洞的,仅留一个七八十公分的洞口用来上货下货,我上去,先把原来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出一块地方。空间低矮,堆货时又不能直立,只好爬行;没灯,只能用手机照亮。一不小心,手机掉了,又寻摸了半天,稍不留神头碰在了水泥过梁上……空气闷热,口干舌燥、眼冒火花,被碰的头起了个大包,钻心的疼痛无法形容……可一想到这来之不易的复工,我没有声张,稍稍缓口气,又忍痛干活,长达两小时的弯腰劳作,想伸个腰都成了奢望,硬是坚持整理完成。再将需要销售的货吊下去,摆放好待售,繁重的整理工作成了开工第一天的“开场锣鼓”,至今想起都难以忘记,真不容易呀!

人常说万事开头难。终于解禁了,来店的顾客多而频繁,令人应接不暇。顾客要的东西店里没有,要道歉;有的顾客看后不中意走了,后又转回来买走;也有个别人并不买,只是打听行情;又有顾客要求送货到三府湾……真是忙得不可开交。疫情中,出于安全考虑,午餐由老板在家做好带来,可我吃不惯她家饭菜的口味,难以下咽,刚咽下一口饭,又有顾客来购物,我忙迎上前接待,待这个顾客走了,又有新顾客来,就这样断断续续吃了半碗也不想再吃了,水也不敢多喝,怕去卫生间耽搁时间,而影响卖货,以至于嗓子干渴、嘶哑。一整天,跑前跑后,脚疼腿肿,腰酸口干,周身冒汗……等锁上店门,再一看表,早就过了下班时间了。走出地铁站,我在一家米线馆买了碗米线和一个肉夹馍,我大口地咀嚼着,真香呀!

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复工第一日!尽管疼、累、怨,但一切都值!

四、五、六月本是商场的营销旺季,但疫情还没有完全绝迹,虽然复工,人们仍不敢掉以轻心,抗疫防控工作仍不可怠慢和放松,尤其是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仍需要高度警惕和防控。这场大疫情,让我成熟了许多,深切感受到没有国家的强大,我们的平安幸福就是一句空话,不会有保障;这场大疫情,也让我欣喜地看到,很多80后、90后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让人由衷敬佩,这是祖国的希望所在。大疫情虽然是灾难,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与此同时,也考验和锻炼了我们年轻人,更提升了全体人民的家国情怀。

新闻推荐

杂技小院里的非遗传承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享有“天下杂技第一乡”美称的河北省吴桥县,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在2000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