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 成渝完全有可能“弯道超车”

四川日报 2020-09-25 06:18 大字

对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王国平 任鸿

“通州和河北‘北三县’推行‘四统一’是非常好的举措,是在探索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路径,并作出示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蔡之兵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中,每一个地域都应该注重健康发展之道,不能为了协调而协调,只有培养起健康有序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水平可以向北京看齐

但没必要把“北三县”划给北京

记者:北京通州区和河北“北三县”推行“四统一”模式,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蔡之兵:京津冀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成渝地区有19万平方公里。在这么大的地方推进一体化,短时间内无法成功。所以通州与“北三县”推行“四统一”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

有一种观点认为,两地没必要搞“四统一”,直接把“北三县”划给北京就行了,我认为这个思路有问题。推行“四统一”,是在探索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路径,并作出示范。比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明显借鉴了这一点。

当然,通州和“北三县”的建设刚起步,做得还不够。未来,四川和重庆毗邻地区的示范区建设,我觉得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完全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记者:“四统一”后,“北三县”发生了哪些变化?

蔡之兵:变化非常大,整个地区的活力起来了。之前很多人说“北三县”是“北京的睡城”,很多人上班在北京,睡在“北三县”。但现在,有些企业已经意识到,“四统一”之后,“北三县”已经按照通州的标准来发展,政府的服务效率、服务水平都在向北京看齐,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营商环境将直接影响这个地区的未来发展潜力。

成渝地区公共产品差距不大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基础优势

记者: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蔡之兵:最重要的是“公共产品均等化”。这一点在京津冀尤其突出,三地公共产品的差距实在太大,医疗条件等河北没法跟北京比。所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需要时间。

在成渝地区,公共产品实际上没有太大差距,水平都差不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基础优势。作为区域经济的研究者,我们非常希望成渝地区能在跨行政区域的协同发展中,真正能做出示范区,给全国打一个样板。

记者:通州和“北三县”的一体化发展路在哪里?

蔡之兵:首先要合理运用行政许可手段,促进区域发展,通过主抓规划权、管理权、统一权,用北京的力量、智慧、经验、资源,帮助“北三县”发展起来。等“北三县”发展到跟通州水平差不多时,后面的东西可以水到渠成。这个过程中,“北三县”得到实惠,河北和通州也能得到实惠。我们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协调而协调,而是培养发展的能力。

新闻推荐

合肥获评“新基建实干家”

本报讯9月22~23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华为公司联合主办的新基建新经济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