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生命意识贯穿教学是最难得的品质 本报专访:《让思政课根植于学生成长过程 访西工大附中退休教师黄一星》引发社会反响

三秦都市报 2020-09-25 01:16 大字

9月18日,三秦学生记者试刊第二期专访《让思政课根植于学生成长过程——访西工大附中退休教师黄一星》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在对反馈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大家对黄一星老师的教学高度赞赏,表示“思政教学的效果所体现的是思政教师的人格魅力”“生命意识贯穿教学,是最难得的品质”。

当日9:32,人民日报少年客户端全文转载该篇报道,截至记者发稿,报道阅读量25293人次,相关留言300余条。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朱鸿,是偶然看到这篇报道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鸿深有感触地说:“黄一星是我40年前的大学同学,我们是1979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的。大学期间的黄一星非常用功,人品极好。”看过报道,朱鸿表示,黄一星老师对工作非常认真,对学生非常负责,这种认真负责,不仅仅表现在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她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看待,这种意识贯穿在她的教学和辅导之中,这是最难得的品质。

西安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看到报道后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报道,思政课教学的成果往往体现在思政课教师的魅力。另外谈到三秦都市报去年开始举办三秦学生记者活动特别好,通过思政课实践活动这个切入口,让学生们去了解认知社会;通过思政课教育,让老师以学生的角度观察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学生记者的成果展示,来印证思政课老师的创新,体现出思政课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良好的互动效果。

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本科、同济大学硕士的张淑婷,现在西安一房地产公司任职,她说“我是西工大附中2008届毕业生,初一入学便跟随黄老师,老师丰富的板书,点明要义,提炼精华至今历历在目,这同时塑成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黄老师上课寓教于乐,经常与我们互动,并能将生涩的知识转换为我们年少可接受的认知;课上师徒,课下亦友,我们亲切地叫她声‘黄大姐’,老师会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也会与我们谈心,谈人生观,谈未来。毕业多年我们仍保持紧密联系。感谢最好的年华遇到善解人意、和蔼可亲的黄老师!”

北京语言大学大四学生张益铭表示:“黄老师给我的影响很深,她为人处事人非常好,政治课讲的很有趣。在课堂上,她从国内到国际,见识之广,理解之深,让我们特别佩服。到如今,我仍然保留了她培养我的习惯,每天读报纸,看新闻,了解世界。这已经成为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

西安市民张女士说:“黄一星老师虽然是我孩子初中的政治课老师,但是,到现在我们还有互动和联系。她经常会微信问孩子现在在大学的情况,这让我很感动,她用她的行动见证了一位思政老师应有的品德。我们的关系,就像好朋友一样。”

本报记者黄美茹

新闻推荐

乌兰布统坝上草原迎最美秋色 大量人员前往拍摄

扫码观看视频9月24日,时值内蒙古乌兰布统坝上草原秋色最佳观赏期,全国各地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有摄影爱好者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