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在场”的魅力 | 2020数据创作者大会Vlog来啦

澎湃新闻 2020-09-24 19:14 大字

2020年9月17日,澎湃新闻第二届“数据创作者大会”在上海圆满举办。话不多说,先上视频。数据创作者大会Vlog,看完记得回来哦(02:28)01 疫情之下的数据表达

疫情地图的实时更新、流调数据的深度挖掘、疫苗进展的即时追踪……毫无疑问,数据在2020年的疫情报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少出圈佳作被广泛传播。但,数据报道从此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了吗?我们怎么看待数据的本质?后疫情时代,数据叙事如何持续发挥影响力?

这些问题,在这场围绕“疫情数据报道”展开的大会之后,我们找到了些许答案,还有随之产生的新思考。如果以“呈现型”“解释型”和“预测型”划分数据新闻的知识特性,三者知识深度依次递增,观察新冠疫情的数据新闻报道知识图谱,“呈现型”报道接近2/3,后两者加起来达到38.6%。前者能呈现广阔的时空图景和清晰的事件脉络,而“解释型”和“预测型”则能通过把握科学规律揭示疫情的肌理和走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方洁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有点像公安破案,破案需要技术,流调也需要技术。对流调人员而言,病人活动轨迹的时间单位不仅仅是“天”,甚至精确到了小时和分钟。

——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现场工作组副组长 潘浩

数据新闻还是要尽力去拥抱核心议题,在核心议题上面体现数据的解释力。其次,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分析性、预测性的报道还是不够多,这个领域需要展开更多合作。

——澎湃新闻数据主编 吕妍

传播最终要解决受众和传者之间的信息差问题。从传播者的思路来讲,尤其是研究型的传播者,他们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框架告知观众,但是信息接收者更想不费力气就能知道你在表达什么,所以如果存在这种不对等,就会出现传播的无效抵达和信息消耗。要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知道你的受众是怎样的。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 沈从乐

02 在现场 还有这些

本次大会首次设置了直播,希望让更多人与我们一起见证这场盛会。但有些东西只有亲临现场才能“触摸”到,一起来看看吧!灰度背后,是明亮的人生这是大会现场的主展板,最上层的灰度卡片颜色深浅代表流调数量,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这一天确诊病例的多少。在灰度卡片的后面,是五彩斑斓的色卡,颜色代表每一个病例的人传人类型,也表征一个个多彩而富有生命力的个体。 “看见数据背后的人”,是我们对数据人文主义的一次尝试,现场的每一个参会者都能带走它们。当然,不止于此,还有下面的这些。03 未来 看见更多可能正如2019年首届数据创作者大会所言,“未来的数据创作格局可能会是这样一种场景:量化研究和数据分析机构、垂类媒体可以贡献专业的分析能力;可视化制作机构可以推动可视化创新;数据和工具供应商可以补充公共数据的不足,并对公开数据进行深加工;机构媒体应该承担把关人的角色,结合自己的整合传播能力,把重要议题推向大众,驱动公共话题中的精确思考。”

在今年的疫情报道中,这些畅想被一一验证。跨界、破圈、想象力,为数据新闻带来更多可能性,也是我们对每一届数据创作者大会的期许。

我们期待,能和更多创作者一起,不断打破数据行业的边界,探索数据叙事的新思路,以及成为一个成熟的孵化平台——连接和扶持具备数据挖掘与可视化能力的创作个体和团体,共同挖掘公共话题中的数据力量……

新闻推荐

广东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允许改革失败 不允许不改革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广东省经济特区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马兴瑞表示,广东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