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精神食粮 读余华《活着》有感
段猷远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一本书,是一种修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题记
当代著名先锋作家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苦难的一生。
作品的主人公福贵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后来败尽家产而沦为穷人,他先后经历了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以及众多亲人相继死亡的打击,最后却依然坚强地活着。通过福贵一生的经历告诉人们活着的意义,没有抱怨的活着或许是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愿。《活着》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直抵我的内心深处。虽然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故事,却穿越了中国五十年的历史,但五十年的历史也恰恰是人类史上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我出生在农村,小说主人公福贵尽管生活在南方的农村,但各个时期的苦难却与我们北方农村极为相似,那些生活的艰辛和苦难的历史我都或多或少地听祖辈、父辈讲述过,恍如昨日真实的复制和嫁接。
我想,凡是阅读过这部作品的作者都会有所感悟,作为一部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的经典之作,对我的启示颇深,谈几点体会。
第一是作为当代青年人,还是要坚持多读书,读好书。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作出过“读书是天下第一好事”的著名论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他说,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是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人类向前发展,犹如接力赛跑,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好事”又是什么呢?曹禺之女、剧作家方方在中国文联一次会议上强调文学的重要性时说,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戏剧等艺术门类都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作为我们新时代象牙塔里的青年学子,还是各行各业的职场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读点书,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让文字来润染你的人生,用文字来净化你的心灵,是一辈子的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第二是作为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林清玄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有一种幸福叫感恩》,主要的观点是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哺育我们不断成长;感恩妻儿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拥有休憩的港湾;感恩朋友给我们友爱,让我们在无助时看到希望和阳光……我再加一句,感恩我们生活在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有好的教育、优质的医疗,舒适的人居环境……这在过去,在福贵生活的那个时代,尤其是旧社会,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现如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想想福贵,撇开自己一夜之间成为穷光蛋、糊里糊涂被抓壮丁这些苦难的岁月,活泼健壮的儿子突然死于一次医疗献血,聋哑女儿在难产中死去,妻子家珍被软骨病夺去生命;老实能干的女婿死于工地的飞来横祸,聪明可爱的外孙吃豆子被撑死,最后孤苦伶仃剩下他一人。他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上天不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
第三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构思方式大胆奇妙。作者在自序中说:“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福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
总之,《活着》这部经典小说最大的看点,还是告诉我们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生活超越一切财富,没有抱怨地活着,不惜一切代价地活着,是对社会、对家庭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新闻推荐
今年,我的爷爷已有85岁高龄,是位既高又瘦的慈祥老人,他时常与我们这些小辈说起往事。爷爷这一辈子,人生历练颇丰,他入伍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