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日常教学和民族教育“双开花” 记市第三届“四名工程”“名学校”市第五中学

铜陵日报 2020-09-21 08:47 大字

■ 本报记者 杨竹青

9月14日一大早,市第五中学校园内,伴随着清晨清脆的起床铃声,住校的西藏生们迅速起床洗漱,前往教室,本地走读的学生们脚踏轻快的步伐,迈进校门:“汉藏同堂”,共同迎接新一周的学习生活。

市五中是一所完全中学,不仅满足了周边学生接受初高中教育的需要,而且自2002年起,承担起教育援藏工作,作为西藏自治区内地散插班学校,承担内地散插班和山南代培班两项教育援藏任务。该校校长沐扬介绍:“近些年来,我们狠抓教育教学工作,大力做好援藏教育工作。”教育教学工作越办越好,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先后获评市级示范高中、全省民族学校等,在今年全市第三届“四名工程”评比活动中,被授予“名学校”荣誉。

在教学管理方面,该校针对全体教师,明确教学常规要求,并加强督查,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参与对教师进修评价。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现校内公开课教学制度化、常态化,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重视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本市和省内外各类培训活动;扎实推进“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体教学视导,用心用情用力助推他们成长。该校历史教师柯志强介绍,“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安排一些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来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并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培育了浓厚的教研氛围,还开展岗位练兵,提升了教学质量。”

此外,该校利用“阳光职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将职称评审条件细化、量化、系列化,做到申报材料准确、真实,评审过程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真正让职称评审与教师的师德、能力、业绩、贡献“匹配”起来,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

19年来,该校教育援藏工作也有序高效运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实现藏生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狠抓课堂教学管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关注西藏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藏生学情,并对学优生进行培优,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点,直到他们能够真正理解。每周末他们都会对藏生进行补缺补差,结对老师也会根据藏生实际情况或自己任教学科对他们进行课后辅导。学校努力为他们创设学习愉快,生活安心的环境。为每间宿舍都安装了空调,配备了全新的生活设施;聘请了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叫醒、测温、看病到卫生环境清理等事无巨细,考虑周全。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坚持去宿舍查房,了解和解决西藏生的需求。该校还成立了“西藏生志愿服务队”,19年来,他们始终保持着一年365天24小时全天候在岗待命,悉心照顾西藏生的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该校高三年级西藏生强巴旺姆说:“我来这里求学三年,从高一到高三,学校、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关心着我们,在这里三年的学习生活真的很美好。”

新闻推荐

古人作诗蛮拼的

说古人作诗蛮拼的,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拼脑子,二是拼句子。一首拿得出手的好诗,不下一番死磨烂缠的功夫是不成的。李白在《戏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