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打造“车站上的城市” 一个很有想象空间的大项目

四川日报 2020-09-21 06:25 大字

项目名片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中的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定位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等“四网融合”的现代化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地上是繁华都市生活圈,地下是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鸿 王国平 蒋君芳

2019年1月,北京市政府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这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城市“东进”带动辐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次重要布局。先于政府迁址,2017年12月31日,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北京西站至通州站区间)正式开通运营。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说,专家组在提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时,还有另一句:打造“车站上的城市”。后半句没有写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但北京已开始对此进行探索。

8月8日,记者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时看到,北京市政府以西约一两千米处,有一个正在打围施工的工地。这里将崛起一座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于2019年底开工,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战略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项目定位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等“四网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是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近期的始发终到站,同时也是城际铁路联络线及北京市中心城区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市郊列车的重要车站。

“北京的老站要改造很难。”在郭继孚看来,打造更高效运转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新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很有想象空间”。

这里将满足乘客对高效换乘、快速通达的“想象”。

据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的建设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近大远小”,换乘量大的交通方式优先就近布置;二是平层换乘,避免乘客“翻山越岭”。地铁间的换乘,85%可在3分钟内完成;地铁与城际铁路间的换乘,50%可在2分钟内完成。建成后,3条铁路、3条地铁和1条市郊铁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汇聚。以此为原点,可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40分钟直达河北唐山、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到达河北雄安新区。

这里也将满足市民对“站城一体”的想象。

根据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一体化工程包含铁路车站核心区、公交及小汽车接驳场站、轨道交通等,负一层设有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和商业配套设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成后,地上将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圈,地下是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同时,该站所在的街区,将建设“一水、一岸、一中心、两廊道、多节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市民走出车站,就能徜徉在美丽的公园和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中。

该项目一期基坑土护降工程已全部完成,目前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新闻推荐

洁不洁,看过节

热评洁不洁,看过节扫一扫关注评论公号□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张雨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