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社区里开启幸福生活
秋高气爽,干净整洁、绿意葱茏的庭院内,老人三五成群,步履悠然,孩童追逐嬉戏,笑声清脆……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居民的感受和体验。近年来,吉林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开启社区居民幸福生活。
居民自治,弃管社区蝶变
“我们物业费不高,享受的却是星级服务。”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老人们自豪地推介起社区的好管家。
10多年前,长山花园社区还是个被弃管的烂摊子。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带领居民,探索自治管理模式,搭建了以社区两委为核心,以居民代表、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为辅助的管理架构。服务费标准定为每平方米仅收0.3元,这委实办了不少大事。
“在大家的感召下,8年前,我成了社区的志愿者,还在60岁时入了党。”67岁的陈淑华一脸自豪地说,和她一样,社区还有188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和24名社区工作人员、400多名热心群众以及800多名社会共治志愿者一同组成服务全区近7000人口的温暖力量。
“只要人人把社区当成家一样爱护,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吴亚琴说,依托“居民事务志愿服务站”,社区不仅为居民修缮了健身场地,还安装了单元防盗门、楼道窗户、预制板等。
经过10年的管理和运作,服务费还结余了40万元。考虑到辖区居民创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社区将其用于支持社区居民创业。
如今,昔日弃管社区早已蝶变成花园社区、幸福社区。
创新服务,为居民解难题
“过去物业服务不到位等难题,现在彻底变样了,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今年58岁的冷忠军,已在白城市洮北区瑞光街道军民社区生活40多年,亲眼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军民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继珊告诉记者,过去,社区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想要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却常常因人手有限捉襟见肘。“作为一个典型老小区,军民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一多半,需求五花八门,要想突破就得创新。”
为此,军民社区瞄准了社会力量,将各项便民服务引入社区。依托白城市委市政府“一个电话解难题”热线及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组建的“零跑团”,辖区居民有难题,都能得到高效处理。
“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我通过‘一个电话解难题’就解决了营业执照加项问题。‘零跑团’上门服务,免费代办,第2天就拿到了新照,速度神了!”该辖区一家汽车服务公司负责人刘南惊喜地说。
实际上,这背后除了政府部门的支撑,还汇聚了庞大的志愿服务力量。刘继珊告诉记者,现在为社区服务的志愿团队共有7支,注册人数3600人。解决了难题,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距离,居民也会更加支持社区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完善设施,精准服务居民
“我每天都来打乒乓球,非常开心!”在珲春市新安街道长安社区活动室,70岁的全明玉说起自己的老年生活,一脸笑容。
长安社区有常住人口4009户、12812人,其中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46.5%。居民多为老年人、残疾人、重病家庭和低保户。如何创造温馨和谐、服务完善的环境就成了社区服务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工作了25年的社区书记段英莲介绍说,一开始,社区连办公室都没有,只有治安管理和计划生育两项服务,居民和居民之间、居委会和社区之间关系疏远,居民没有大事根本不会找社区。近来,随着社区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宽敞明亮的服务中心成了服务居民的最佳阵地。
为精准满足居民需求,社区每年都会增加新项目,通过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建立亲情视频室、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为居民营造家一样的温馨环境。
社区低收入家庭多,老人舍不得花钱做体检。为此,社区积极争取支持,与新安卫生服务中心、锡和医院携手,每月开办一次中医大讲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每周五邀请医生坐诊、上门义诊,还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樊小帅刘刚)9月14日下午,全市秋冬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副市长张强参加并讲话。会上,传达了省上相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