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好生态带来好日子
“以前,河水恶臭。现在,水清岸绿。”望着仙人河中游弋的银色鱼群,辽源市民纪绍贵满脸喜悦。
仙人河从吉林省辽源市穿城而过。由于城市污水管网老旧、雨污分流比例低等原因,大量污水直排入河,仙人河2016年被认定为黑臭水体。2018年,辽源启动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扩容、河底清淤等生态修复工程,仙人河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吉林省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水更美了,地更肥了,山更绿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昔日臭水沟变成新名片
走进位于吉林省双辽市的七星湖公园,芳草萋萋,碧波涟涟。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条由城市泄洪渠演变成的臭水沟。
变化,源于双辽市今年3月开展的西辽河双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我们修建了近1万平方米的氧化塘、16万平方米的人工表流湿地,在湿地水循环系统中种植了80万棵芦苇苗、20万棵常绿鸢尾苗和大量乔木灌木。通过湿地微生物及水生植物净化作用,使水质达到Ⅳ类标准。既可用于工业、灌溉、环卫用水等,还可通过溢流口注入七星湖,进行生态补水。”双辽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扬告诉记者。
“城镇污水有了去处,市民也有了休闲场所。生态环境改善了,多年不见的野鸭、鸥鸟也回来了。”市民王岭乐呵呵地说。美不胜收的湿地景观还成了双辽的新名片,吸引了一批批外地游客。
“梨树模式”力保粮食稳产高产
玉米吐穗,沃野千里。踏入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生产基地”,满眼丰收景象。梨树是农业大省吉林的产粮大县,年均粮食产量超过25亿公斤,位居全国前列。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这句东北民谣形象地道出了黑土地的肥沃丰腴。但由于长期重用轻养、水蚀风蚀,加之农机具碾压等影响,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黑土层平均厚度由原来的50多厘米下降到30厘米左右,持续高产高效越来越困难。
“保护耕地刻不容缓!”2007年以来,经过10余年科研攻关,以秸秆还田覆盖为基础的全程机械化免耕栽培技术在此诞生。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起“梨树模式”的好处,滔滔不绝:“秸秆还田腐烂5年后,土壤有机质可增加20%左右,每平方米蚯蚓数量可增加10多倍,土壤肥力和结构双双得到改善;秸秆覆盖在地表,每年每公顷可减少风蚀量800多吨;秸秆焚烧减少,还减缓了雾霾的形成。据跟踪测算,采用这一技术,每公顷可节约生产成本1000元~1400元,产量增加5%~10%……”
目前,“梨树模式”在东北三省的推广面积已达2000万亩,为保持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
好环境引来好产业
在雨中,徜徉在通化市金厂镇夹皮沟村的“金江花海”,脚下云雾升腾,眼前青山如黛。
曾经,这里周边有大大小小300多个矿,老矿工说:“随处可见的废矿坑,就像附在山体上的牛皮癣。”而在转型发展中,当地政府推进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工程,“金江花海”应运而生。
“2013年,政府投资3000万元兴建这片花海时,我们不理解。但是,大家很快就回过劲儿来了,好处太多了!”76岁的村民马桂林说起变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环境美了,生活也富裕了。每天赏着花,看着景,快快乐乐就把钱挣了。”
马桂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花海以每亩800元~1000元的价格包租土地,流转收入比自己种地还高;我们来栽花除草一天能挣100元,两口之家一年能增收两万多元;游客多了,农副产品也销售一空……村民每家每年能挣四五万元。”
好的生态环境,还引来了好产业。通化市金江新月花业在附近流转近千亩土地,种起了寒地玫瑰。该公司总经理王月告诉记者:“相较于南方品种,寒地玫瑰香气更浓郁,维C、花青素等含量更高,5毫升玫瑰精油就能卖2000多元。目前,企业已开发了玫瑰茶、玫瑰酒、玫瑰露等20多款深加工产品。”
如今,夹皮沟村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乡村民宿也蓬勃发展起来。在毗邻花海的行知民宿,记者看到,室内装修简洁时尚,每间价格200元~1000多元不等,旁边还建有酒吧以及主打“绿色有机”的地方特色餐饮。
“明年,我们要继续扩大民宿规模,增加油葵、油菜花的种植,让村民收入再上一个台阶。”金厂镇副镇长马军说。
新闻推荐
日前,河北省衡水市印发《关于加强市区餐厨垃圾管理的通知》,规定对有餐厨垃圾违法倾倒行为的单位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