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万余张援鄂医务工作者肖像照片的背后
“这场‘战役’,摄影不仅以其直击现实的独特力量参与其中,更以其强烈深刻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近日,在中国文联召开的“摄影小分队抗疫事迹报告会”上,小分队成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深情回忆起疫情期间赴湖北为援鄂医务工作者拍摄肖像的难忘经历。今年2月20日,中国摄cc影家协会在短时间内组建小分队奔赴抗疫前线。经过66天连续奋战,他们圆满完成为4.2万余名援鄂医务工作者拍摄肖像的任务。
每一个面孔,都折射医者仁心;每一个眼神,都闪耀人性光辉。4.2万余张或微笑、或疲惫、或双眼含泪的肖像照片,曾出现在展览、出版物以及户外屏幕上,带给观众和读者巨大的震撼。
“大家都强烈感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急迫的历史担当,此时此刻不去高效记录、不去详尽书写、不去深情讴歌,就是最大的失职。”李舸说。拍摄团队既不能影响病区的正常救治和护理,也不能影响医护人员的安全和休息,只能利用医疗队员交班、进入缓冲区休息的短暂片刻,拍摄时间通常只有他们摘下口罩的几秒钟。
66个昼夜,始终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催促小分队不停地奔走,不停地发现,不停地定格那些或刚毅从容、或痛苦煎熬,却一直顽强抗争的生命。
通过和医务工作者的短暂交流,小分队成员、《中国摄影报》社副总编辑柴选发现,比起家人,镜头前的医务人员更牵挂的还是正在病房内与病毒搏斗的患者们。“和他们一起战斗,更能体会到战‘疫’者的丰富情感和英雄气质。”柴选说。
为医疗队员拍摄之余,摄影师们也把镜头对准了武汉本地的医务工作者和普通人。“我们希望这些画面让以后的人们直观地了解,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类是怎样与病毒战斗的,这其中又展现出何种人性光辉。”小分队成员、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网站编辑陈黎明说。
“为了确定拍摄时间和地点,我一天最多打过50多个电话,重复同样的内容,到了晚上,嗓子嘶哑得说不出话来。”小分队成员、影像中国网主编曹旭说,虽然很劳累,但收获更多。“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唯一见过所有援鄂医疗队员口罩背后样子的人。”
自发赶来为医疗队员送行的康复患者躲在角落里泣不成声,为居民送物资的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不顾寒冷冲在一线,租车师傅不看证件不要钱就让小分队成员把车开走去工作……回忆起这些场景,小分队成员们的泪水夺眶而出。
通过小小的镜头,拍摄者的心与所有入镜对象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是一次触动心灵的精神洗礼。”李舸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新华社发
新闻推荐
画家黄永玉图据百度黄永玉作品欣赏图据百度侯美玲画家简介>>>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