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之美 乡村教师的“乡村艺术宫”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的乡村小学教师段丽萍来说,有着别样的记忆。从9月1日起,她和来自全国各地的6名乡村教师一道,在杭州蝴蝶剧场参加了为期七天的“粉笔头‘戏剧+’创造营”。活动中,除了跟濮存昕演话剧,跟金星学舞蹈,老师们还跟着郑云龙、刘令飞学习音乐剧,跟着作家费勇行走西湖。
作为创造营的发起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茅威涛说,她希望通过培训乡村教师和以后将从事教育事业的师范生,积极扩大艺术教育的影响。以创造营提高乡村教师的艺术修养,以乡村教师反哺乡村播撒艺术教育的种子,这场看似不起眼的创造营活动,其实意义深远。当下,乡村教师队伍不只需要基础学科齐备的人才,更需要在艺术教育上下功夫,满足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对艺术的追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送文化下乡”活动如火如荼,戏曲、图书、书画、非遗、讲座……一系列文化公益活动在改变乡村艺术教育薄弱环节的同时,我们不禁也心生这样的疑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艺术教育什么时候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参加“粉笔头‘戏剧+’创造营”的段丽萍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建设乡村少年宫,“我会把艺术教育的种子带回去,播撒在孩子的心间。”
实际上,作为乡村艺术教育的一个平台,乡村少年宫这几年在各地并不鲜见。它们大多依托乡镇中心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依靠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性课外活动。但由于一些乡镇学校缺乏艺术教育理念,相关教育人才缺乏,再加之投入资金受限,乡村少年宫并没有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笔者留意到,为解除乡村教师艺术培训的难题,近年来,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共同主办的“乡村艺术教师培训班”积极在全国各地的乡镇学校布点,让文艺家与乡村艺术教师及其所在学校实行“一助一”长期帮扶。与此同时,像茅威涛一样的艺术界领军人物也在背后助推乡村艺术教育的成长。相信不久的将来,乡村艺术宫将化作绿色田野上一道灵动的风景,为孩子们送去五彩斑斓的艺术之梦。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经文物抢修、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治理等工作,万里长城中建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敌楼——九眼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