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高端人才,为北京科技创新蓄力
■社论
高端科技人才,对于城市能否提供支撑科技创业创新的环境更为敏感,具备强大创新活力的城市往往更能吸引他们。
9月12日,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在京开幕,向全球人才发出邀约,并将为此提供全方位定制化“北京服务”。据悉,自5月15日启动以来,HICOOL全球创业者大赛已收到来自全球的2026个报名项目,其中600多个参赛项目进入初赛。而就在此前的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共有11位科学家和154项科技成果荣获大奖。
无论是以在全球范围挖掘、吸引优质创业项目和创业人才在京创业,为北京科技创业生态注入新能量为目的的创业者峰会,还是科技奖励大会,都是北京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缩影。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中心,汇聚了众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总部,以及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科研投入强度达到6.17%,远超创新型国家和地区2.5%的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全球排名第一的以色列(4.25%)。这些,无疑都为北京的科技创业与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也是由“北京制造”转向“北京创造”的底气所在。
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提倡“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城市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北京积极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鼓励、推动科技创业与创新,不仅有其重要价值引领作用,也颇具现实针对性。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全球蓬勃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经济、城市重要的革新力量。但随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存在技术断裂的可能性。在我国存在某些关键核心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现实条件下,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也就具有了很强的紧迫感。
同时,无论是基于“双循环”的新经济发展背景,或是智慧城市发展趋势,都需在产业发展和促进消费两端同时发力。其中,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就是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力量实现对资源、人才和资金等要素的最佳利用。而消费繁荣的前提则是人口规模转化出有效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要以产业升级为前提,并通过大量新消费场景的创造,刺激消费或使消费升级。换句话说,科技创业创新是打造“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而随着城市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科技也渐渐成为城市发展主要驱动力和支撑力,推动城市从生产投资向服务消费转型、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这些年来,北京已逐渐形成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以高校资源形成全国最优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生态系统,有力地支撑北京的科技创新与突破。
众所周知的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积极、关键的市场力量,其对创新有内在的驱动和需求。因此,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科技创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方面,北京持续发力,且成效显著。据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北京名列全球第28位,超过部分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水平,在国内更是连续保持第一。这种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发展的外部条件,也是科技创业创新以及成果转化的沃土。
事实上,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端科技人才,对于城市能否提供支撑科技创业创新的环境更为敏感,具备强大创新活力的城市往往更能吸引他们。在此背景下,在不断加强科研投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为科技创业创新提供“北京服务”的同时,进一步通过创业活动与科技奖励对创业创新形成支持、鼓励,无疑将有效推动全球人才汇聚北京。
新闻推荐
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采用一项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拟技术,在当前标准宇宙学模型下,首次获得了宇宙中全尺度暗晕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