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载商埠”到“活力特区” 记广东汕头经济特区40年
今年8月,国内最大直径越海盾构隧道在广东汕头实现全线贯通,这是国内首条在8度地震烈度区建设的海底隧道。
在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汕头顶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前7个月5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84.7%,进度位居广东全省第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早在1860年就开埠设关的汕头曾有“百载商埠楼船万国”的美誉,经过40年奋进发展后已成为一座现代化滨海城市。面向未来,汕头经济特区正继续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致力于建设“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
披荆斩棘打造“活力特区”
汕头市龙湖区政府门前有一座名为“升腾”的雕塑,寓意特区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崛起。这里树木挺立成荫、楼房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然而40年前作为特区发祥地的龙湖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海边滩涂。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方克森回忆说,在艰难环境和简陋条件下,特区“开荒牛”们肩挑背扛,迅速完成了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土地“三通一平”任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开始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40年来,汕头肩负改革“试验田”和开放“窗口”的使命担当,积极开展体制创新和改革探索,彰显了经济特区的生机与活力。
1987年,汕头特区管委会公开承诺“企业反映问题在24小时内做出回复”,推动各职能部门从管理监督型机关向服务指导型机关转变。
“24小时内答复”成为汕头特区的金字招牌,来投资设厂的客商大幅增加。时任汕头特区管委会资料科科长的郑鸿奇说,1987年汕头特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2270万美元,相当于之前四年特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总和。
汕头特区的发展也曾经历波折。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飞速发展阶段后,“走私+骗税”的阴影曾使汕头经济一度陷入低谷。在危机和挑战面前,汕头特区痛定思痛,“刀刃向内”改革挖掘潜力,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机制,经济步入快速回升通道,“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速超过广东及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汕头以多点错位发展构筑稳定的产业结构,以跨区划合作重组区域经济网络,以全方位开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逐步走出一条以发展质量与效率弥补发展条件不足的特区发展道路。”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评价说。
开放包容建设“和美侨乡”
汕头所处的潮汕地区是我国知名侨乡,坊间有“本土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海内又一个潮汕”的说法。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汕头的发展与“开放”“侨资侨力”紧密相连。
1984年,泰国侨领谢国民先生回到家乡,投资兴办了汕头第一家外资企业,即今天的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胡春流告诉记者,谢国民先生来汕头投资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经过30多年发展,公司产值已从最初每月的1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万元。
因侨而立,开放而兴。40年来,汕头积极吸收和利用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逐步构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汕头市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汕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0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其中近九成是侨资。海外华人华侨还先后向汕头捐资98.6亿元人民币,兴办了一批公益事业。
今天,汕头特区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2014年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后,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超185亿元,总投资约190亿元的泰盛、明园等10家总部企业项目落户,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华侨板”已升格为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汕头分公司。
今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内容涵盖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人才发展高地、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强化土地管理和用地保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
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陈斌说,管委会近期正在研究制定扶持华侨投资相关产业的政策措施,着力推进有关平台的建设,努力把试验区打造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助力汕头特区成为东南沿海聚侨心侨智、汇侨资侨力的崭新平台。
为民谋利雕琢“粤东明珠”
作为市区拥有“内海湾”的城市,汕头“一湾两岸”景色宜人,但市民出行曾经是个大问题。“过去条件有限,渡船每次只能载三辆汽车过渡,遇到大雾天等待摆渡的车龙能排上好几公里。”汕头市轮渡公司退休职工林文杰说,随着两座跨海大桥相继建成通车,市民过海出行变得很方便,现在搭乘渡船的主要目的成了欣赏海湾美景。
跨海交通的变化是汕头城市环境品质大幅提升的缩影。汕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近5年来,该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全域拓通改造道路2247.9公里,新建改建农贸市场306个,升级改造公园257个、广场364个。
去年3月,汕头获得2021年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一年多来,汕头全力加快亚青会各项筹备工作。截至8月底,亚青会主场馆钢结构主体工程全面封顶,训练场和会议中心主体结构施工进度超过一半,游泳跳水馆、乒乓球馆、人民体育馆等20座体育场馆正在改造升级。
成就属于过去,发展仍需加力。当地许多受访干部群众坦言,与深圳等经济特区相比,汕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改革开放步伐不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资源集聚能力不强、城乡发展不协调、社会治理存在短板,需要在新一轮发展中精准发力、着力破解。
汕头市委书记马文田表示,汕头将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全国、全省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探索形成新动力机制,努力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新华社广州9月7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何娟孙清清在河南省尉氏县水坡镇李岗村的扶贫车间里,20多台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此起彼伏,31岁的车间主管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