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洱海治理的破与立
从空中鸟瞰云南洱海,洱海宛如一轮新月,湛蓝的湖水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这样的美景让无数人向往。
然而,1996年的蓝藻,却刺痛了洱海边群众的心。那一次,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污染对洱海的沉重打击。
近年来,洱海儿女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打响了生态保卫战。这其中有破,也有立。
破,为了长远的美好
洱海旅游井喷式发展,游客数量激增,给城市带来了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考验。
云南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认为,实现幸福生活不会一蹴而就,高质量保护才会带来高质量发展。
对于洱海的治理是抢救性的,从“双取消”(取消网箱养鱼、取消机动船)、“三退三还”(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三禁”(禁磷、禁白、禁牧),到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大理人一直在努力着。
“这一切来之不易。凝聚着各方多年的努力。”站在清澈的洱海旁,大理市常务副市长杨矗介绍说,近年来,大理实施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洱海流域面山绿化工程、退耕还林还湿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加快湖滨带“复绿、补绿、增绿”。
从2018年开始,湖滨带的7270人进行了生态搬迁。大理市成立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指挥部,明确“三线”是指蓝线(洱海湖区界线)、绿线(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和红线(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为了保护好洱海,减少入湖污染,所有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内的民宅都拆除腾退到线外,并实施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很多人拆除了自己家的房子,搬迁至别处。他们深知,这种“破”是必要的,失去一些短期利益,是为了长期的幸福,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
“保护洱海,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湖清水。现在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共同自觉保护洱海。”在洱海边生活了一辈子的古生村村民李德昌,是洱海水质变迁的见证者。
昔日“旁逸斜出”延伸入洱海中的民居,如今已经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的生态廊道,绿柳成荫的斜坡,清澈的湖水拍打着岸边的湿地。
立,生态廊道绽放魅力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2007年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洱海的治理上,已干了10多年。
“这是一场马拉松。对水质的保护需要发展方式的转变。”王欣泽说,湖滨带生态修复是洱海保护的重要一环。
建设生态廊道,是立足长远对洱海进行系统改造和建设的一个大动作。
行走在环洱海的生态廊道,随处可看见来此拍摄婚纱照的情侣,当地人称之为最大的免费摄影棚。
“129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洱海水质,对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地带生态修复与实地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人段能介绍,生态廊道可以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
破立之间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不懈努力下,洱海周边生态有了巨大的变化,找寻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答案。
蓝天白云下,几位穿着齐胸皮裤的村民正在村口捞着海菜。从空中俯瞰,这个洱海源头深处的小村庄——洱源县凤羽镇佛堂村,就像是被“画”在大地上的一幅艺术画。
这座山清水秀的白族传统村庄里,青瓦白墙的庭院式民居错落有致,门前屋后村容整洁,绿树成荫的湿地公园可供村民休憩。
2014年,前媒体人封新城从广州来到佛堂村,注册千宿文旅公司,专心“种地”。而曾经任银行行长的佛堂村村民陈代章,也回到了家乡,带领村民种植原生态农产品。
凤羽镇政府与千宿文旅公司签订协议,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发动、农户(合作社)种植、企业回购”的模式,重点打造绿色水稻、绿色油菜“一坝两品”,在佛堂村建设“订单农业”示范基地,推动凤羽的生态农业发展。
说起家乡的变化,陈代章深有感触:“一切都变了,山美水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今,洱海生态长廊以及苍山洱海周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个个村落,正大踏步走向新生。
新闻推荐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4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中国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