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为什么宋朝总打败仗

老年生活报 2020-08-31 09:02 大字

[摘要]读史

宋朝经济强大,却为何总敌不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千年之问”。

拿人口来说,按照不同数据,北宋人口最多时超过了1亿,最少时也有3000万的水平。而西夏人口不过300万,辽国到了末代的高峰,总人口也不过900万。换句话说,哪怕西夏和辽国倾国而出,宋朝光靠兵员潜力,也可以轻松击败对手。

而且实际上,西夏和辽国根本没有形成铁杆联盟,宋朝的国防形势并没有那么严峻。那为什么还是打不过呢?

最流行的说法是“重文抑武”。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朝失去燕云十六州,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北方的地理屏障消失了,国防上很被动;二是失去了养马的宝地——燕云地带,所以没有骑兵,步兵根本打不过北方的铁骑。

我认为,无论“重文抑武”,还是“地理缺陷”,这两个理由都只看到了表面,而不是内核。宋朝军功不振的真正原因是它的财政出了大问题。

如果研究宋朝那些大人物的文章和奏折,我们多半会发现,王安石、范仲淹、苏轼这些人经常提到财政问题。

王安石变法的几个主要政策,从本质上讲,都和财政相关。均输法和市易法,这两个剑指大商人集团垄断的改革措施,的确有一些正面价值。而其他很多措施“出发点很好”,最终却变成了与百姓争利的“恶法”。比如,青苗法本来是通过国有借贷,帮助贫困的农民获得谷物种子,但最后成了基层官员通过高利贷敛财的手段。

保甲法、保马法,是想恢复北朝到唐朝的府兵制。府兵制的精髓在于兵农合一,其实就是帮助国家节省军费,因为府兵出征自带装备和干粮。但在南北朝和唐朝初年,国家是有着对府兵的支付手段的——由于战乱,大量土地闲置,国家可以将土地赏赐给府兵集团。但宋朝人口激增,土地不足。怎么支付?最后,农闲练兵的保甲和供养官马,成了让农民苦不堪言的负担。

显然,以上这些措施最根本的原因都是财政不足。 谭保罗

新闻推荐

一个牧羊人的“转场”

盐池滩羊是皮肉兼用型的品种。滩羊肉质细嫩,无膻腥味,脂肪分布均匀,含脂率低。二毛裘皮是滩羊的另一重要产品。据1755年出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