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秦农论语 推进村两委“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陕西农村报 2020-08-31 01:00 大字

■牟泳舟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处理好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成为困扰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头疼”问题。支委会村委会“两张皮”以及由此引发的推诿扯皮在不少行政村出现,既影响两委干部的相互团结,更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推进村两委“一肩挑”,不仅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顺应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考量都益处多多。

推进村两委“一肩挑”,是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一肩挑”运作模式,要求担任党支部书记一职,首先要跨过当选村委会主任这道“槛”,“一肩挑”干部必须同时做到向上负责和向下负责。“村官民选”自然要为民服务,倘若辜负了自己的选民,自然就会被主流民意淘汰。这从客观上要求“一肩挑”干部必须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大限度地代表本村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因村党支部书记必须通过群众预选程序,使得群众基础更为牢固。

推进村两委“一肩挑”,从制度上消除了两委矛盾的根源。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不可避免的结构性冲突,与制度不无关系。村委会由全体村民按照一人一票原则选举产生,体现“自下而上”的民主逻辑;村党支部书记事实上多由乡镇党委任命或内定,秉承“自上而下”的行政逻辑。两种逻辑的内在矛盾导致两委之间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发生紧张和冲突。“一肩挑”让村民在事实上拥有了选举村支书的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这一矛盾。

推进村两委“一肩挑”,提升了基层的执行力,降低了村级组织的运作成本。乡镇党委可以采取“日常积分+集中打分”方式,对“一肩挑”干部进行实绩考核;县区委组织部可以通过收集乡镇党委掌握的监督信息,及时对其提醒预警,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如此统一管理“一肩挑”干部,提升了基层的执行力,“挑”出了发展的新活力。

“一肩挑”运作模式,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个新生产物,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切实抓好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进一步加强对“一肩挑”干部的监督,维护村民的合法权利。

新闻推荐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曾不止一次到过凤阳,每到一次总感觉对凤阳又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受。说凤阳,绕不开朱元璋。这位凤阳农村放牛娃出身的农民皇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