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加群众好友
8月24日晚间,乌鲁木齐市对外公布市、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联系电话,记者当晚按公开名单依次拨打电话,大多数号码都有人接听。有官员称当天公布号码后打电话的人非常多,还有人一晚收到了三四十个微信好友请求。多位受访者表示,对群众反馈的情况都会督办落实。(8月27日《南方都市报》)
正方
开通干群互动的直通车
□李 娜
“一把手”向群众公布电话,其实不算是一个新话题,应该算是老生常谈。之前,我国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都公布过“市长热线”“市民热线”等电话,以方便听取来自各界群众的意见,所以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新时代人民群众更加渴望及时了解城市、辖区的具体政策和发展方向,对政务公开有着迫切的期待。所以,在信息化的时代,借用手机微信,打通市、区(县)等部门“一把手”与群众的信息渠道,有利于诉求直达,有利于建立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互信。
可以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浙江台州市的“六好民警”周钱江的手机微信里,也存了4000多名辖区好友。只要辖区居民有求助,不管大事、小事、琐事,他通通记在心上,尽心尽力帮助。新时代利用新渠道、新手段,及时、有效地把群众所需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一种体现。
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早已离不开手机。日常生活的琐碎也都会在微信朋友圈中体现。公布手机号码、让干部和群众互加微信,通过老百姓朋友圈了解其日常生活,这也是下基层的最好体现方式,也更能准确地了解到基层群众生活的真实状况。
诚然,手机号、微信号确属于个人联系方式,将其公之于众或许给官员们带来些许“工作量”,甚至有官员每天收到一百多通电话。但笔者认为,在疫情特殊情况下,将心比心,以真心换理解,也许一时会比较琐碎,日积月累,总有事半功倍的意外收获。
反方
靠制度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刘 阳
在乌鲁木齐公开市、区(县)主要负责同志手机号码之前,国内曾有不少省市“试水”这一做法。这些举措虽然热闹一时,但从后续新闻报道来看,有些却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热线最终变成“冷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公开手机号码对很多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很大的考验。他们通常公务繁忙,电话一旦被公开,理论上讲就应当保持畅通,这有点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曾有媒体报道,部分省市在公布官员电话之初,市民反映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有自己的事情,也有别人的事情,还有人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更有虚假信息、骚扰电话不断。在为民服务的同时还要甄别虚假信息,无疑会降低工作效率。
由于部分官员时间、精力有限,那么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或者成立一个专门的热线工作组专门来处理群众来电,应当是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但如此做法,似乎又失去了官员公开电话、直接倾听人民声音的意义所在。再者说,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热线渠道和民意通道,突然增加的官员电话,可能会导致市民重复反映问题,造成政务资源浪费。
其实,每一级政府部门都有着各自的职责,基层问题就应当尽可能在基层解决,而不是过于依赖主要负责人。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让各个部门各谋其政、各司其职,靠制度管、靠监督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新闻推荐
“热爱可抵漫长岁月。”这是一位羽毛球运动员在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一块留言板上写下的话。每年夏季,都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