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高产的“翻译大家”查不出真实姓名“洗版”为何肆无忌惮?

消费质量报 2020-08-28 01:27 大字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消费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王钰

相关搜索

截至8月27日17:00,搜索关键词“出版业洗版现象”,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511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1.76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约1.4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约480篇。

舆情回顾

近日,微博网友称看到一本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署名为“麦芒”的《莎士比亚悲剧集》,经过比对,发现此书与朱生豪译本相差无几,有些章节字句甚至完全一样。他将这一发现发布在其个人微博后,引来不少网友的讨论和进一步爆料。

一些网友表示,除了《莎士比亚悲剧集》,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阳照常升起》《百万英镑》《十日谈》《梦的解析》《飘》《美丽新世界》《呼啸山庄》等世界经典名著都出自译者麦芒之手,这些作品大部分均出版于2016年至2018年之间。

短短3年,麦芒便翻译出了众多鸿篇巨著,且多被质疑涉嫌抄袭。同时,署名分别为羊清露和杨风帆的译者也有类似的现象。天津人民出版社因此被怀疑有“盗版、洗版”之嫌。

针对这一情况,天津人民出版社向媒体回应称,将对此事进行调查了解,给大家一个说明。

舆情背景

2008年至2009年间,就出现了几位“高产”翻译作者。比如4年至少出版23本译作,内容横跨文史哲的“龙婧”;熟知英法日俄等多种语言,翻译出20余本世界名著的“宋瑞芬”。这两位被称为“史上最牛译者”,但对应的真人一直没露面,人们至今也无从见识这两位比杨绛还厉害的“翻译大家”的风采。

2013年,中国妇女出版社的《绿山墙上的安妮》曾因此被译者马爱农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告上法庭。在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的倡议下,100位翻译家曾联名声援此事,维权过程历时8个月。但取证的过程往往比较困难,即便是最后胜诉了,获得的赔偿也是杯水车薪。

2016年至2018年间,天津人民出版社同一批次出版的近百本畅销外文作品中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的’、‘地’、‘得’不分”、“完整句子中间断句”、“一书糅杂多种经典译本”……

2019年,《GQ》杂志在报道《一家只卖畅销书的书店》中称,书店老板拿起一本《羊脂球》和一本《局外人》介绍道:“眼前这些法国名著,译者皆为‘杨风帆’;俄罗斯名著,全是‘羊清露’翻译;一个叫‘麦芒’的人,几乎承包了所有英文作品,不分英国美国,不分作家流派,欧·亨利、毛姆、勃朗特……全是他的翻译范围。”

《英汉大词典》现任主编朱绩崧在其公众号“文冤阁大学士”中发表《不能欺负人家朱生豪先生没有微博》,通过对许多图文的对比,指明麦芒译本的《莎士比亚悲剧集》为“洗版”,即借用已有译本“中译中”复制、粘贴、切割、拼凑不同的译文,产生“新的译本”。

针对“麦芒”事件,朱生豪之子朱尚刚留言回应,“父亲朱生豪已去世近七十六年,按《著作权法》的规定,任何出版社使用其译作都是可以的,但署名权、修改权、保持作品完整权不受时间限制,因此出版社若要出版译作,应该不需要假冒他人的名字,或许有我所不能理解的内情。”

《著作权法》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可以入刑。

网友声音

@无机客:麦芒“翻译”的另一本名著《简·爱》,不过是“偷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施建华译本时换些字眼,修改下措辞。

@NIGHTFLY:我之前买了一本贾太宏评注的《庄子》回来看,看完前言就想把书烧了,此书毫无严谨性可言,学术水平极低,贾太宏根本查无此人。

各界声音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编室主任欧阳涛:最近高校老师们做研究时发现了一些译本来源不明,用译者的名字去检索也找不到出处的书。一些出版社和书商在出版文学名著时也收到了读者的类似反馈。这是出版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了。而且也有一些翻译作品甚至不署名译者,只是写XXX主编。

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国华:朱生豪先生作为之前的翻译者,在其对莎士比亚作品翻译完后享有翻译者的完整的版权权利,包括署名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在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没有过保护期、且没有经过原翻译者同意的情况下,如果有人擅自以第三方署名出版,则可能侵犯了原翻译者的复制权、发行权,也涉及到获得报酬权、署名权等。

舆情分析

出版界“洗版”行为早已有之,甚至是业内心照不宣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在“麦芒”们面前,原著翻译家多年甚至一生努力的心血被糟蹋。朱生豪先生呕心沥血完成了莎翁作品的翻译,作品被抹去名字“重新包装”;对读者而言,求知若渴的心情被糟粕扰乱。

按正常逻辑,朱生豪译本《莎士比亚悲剧集》这样的经典,如果原出版社或朱生豪后人起诉“麦芒”,必然连带出出版社,顺带也能挖出其他“洗版”作品及译者的真面目。出版社之所以还能如此大规模出版,存在几种可能:一是取得了授权,虽然授权来源禁不起推敲,但确实有一纸印有复杂授权链的合同;二是译者提供了足够说服出版社的承诺,如若出现法律纠纷,译者负全责;三是外文书译著出版混乱,不少出版社都这么干,一些后来者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眼睛一闭就把书出了。

但无论哪种,出版社的责任是很难撇清的。有了获胜的判例,相信其他被侵害权益的出版社和译者也会跟进,持续了十多年的“洗版”恶劣行为,也有望通过一次次成功维权,逐步得以被终结。

不过,这只是理想化的想象,如真这么容易,“洗版”就不会成为十多年的痼疾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版权管理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洗版”的生存空间终将越来越小。

新闻推荐

张军:一些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是否退查、延审不能“一刀切”

最高检要求在深化落实“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的同时,应区分不同的案件类型。8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抓实业绩考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