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与刀尔登一起重读孔子和老庄

江淮晨报 2020-08-23 04:28 大字

《鸢回头》刀尔登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本报讯 几年前,作家刀尔登出过一本《不必读书目》,目录里,《论语》《老子》《庄子》《孟子》乃至四大名著等都赫然在列,令人暗暗吃惊。不过翻开看时,原来却是“障眼法”,颇可看作是刀尔登自己的另类读书笔记,尤其着重点出历代的“误读”。最近,他的新作《鸢回头》出版,副标题为“谈谈孔子,谈谈老庄”,可视作是对《不必读书目》中相关内容的扩充与发散。

这是一部相当个人化的阅读随笔,刀尔登对孔、老、庄的切入点,一如其一贯文风,别致而犀利。面对的虽是古人,是几千年来反复被钦定、注释、重读的所谓传统经典,刀尔登却能另辟蹊径,不泥、不趋、不媚,真正以一个现代人的现代眼光去观照。

《论语》等先秦典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自不待言。很多人推崇它的一大原因是认为其作为历代传承的经典,其中富含着人生智慧,格言无数,可以拿来指导生活、进行价值评判,甚至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但刀尔登提醒道,正确借用这些智慧,前提是对人类个性和生活的丰富性有所了解,任何训诫和教条,不管多么睿智,作为简化的模型,都无法覆盖曲折枝蔓的实际生活。更何况,孔子、老子、庄子等人,处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里,变革实践不成,方才退而著书立说,“一批不知如何改造自己世界的智者,会知道如何使未来世界更好吗?”在刀尔登看来,孔子固然是“美好社会的向往者”,但不可能也没有责任为后世负责,当代人的问题还需要当代人自己来解决。

两千多年来,孔、老、庄的思想被连篇累牍地阐释,这使我们当代人在今日阅读之时常常疑惑,我们在读的到底是《论语》《老子》《庄子》,还是它们的接受史?从董仲舒到宋明理学,从“尚黄老之学”到竹林玄谈,思想一路被纳入权力结构之中,被改造、利用甚至滥用,离本真面目越来越远。刀尔登在文章中则处处注意厘清脉络,辨明源头活水与沟汊漫流,还原思想原本的生命力。如庄子之学曾颇受儒家学者诟病,认为其祸乱士人之心,刀尔登则一针见血指出,庄子乃是士人在与权力对抗中找到的一条伦理出路,“即使士人对庄子的接受只在皮毛上,庄子之学仍是一件宝贵的武器。有了庄子,人们仍无力还手;没有庄子,则连还嘴的能力也不多了”。

刘瑜曾评价道,刀尔登解读中国历史的文章不仅无毒无害,还加了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在国学热的当下潮流中,此书亦提供了一份冷静的思考,提倡回归一种“伴随历史感的个人阅读”。至于《论语》等典籍,他给出的阅读建议是,不必太辛苦,松开眉头,“不妨读之,最好是用轻松闲适的态度读之”。晨报记者 侯梦梦

新闻推荐

重庆灾后恢复重建正抓紧进行

【据新华社重庆8月22日电】记者从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随着重庆境内长江、嘉陵江主要站点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重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