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的“必修课”

大众日报 2020-08-22 09:43 大字

□ 王倩 莫非

当下,人与大众媒介的联系愈发紧密。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信息传播媒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网课、网络会议、网上办公、网络购物,各种App和新软件,密集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传媒不仅为抗击疫情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人们封闭的家庭防疫生活打开了一扇窗。今年的高考作文,普遍关注传播相关话题。全国1卷、2卷与新高考2卷设置了读书交流会、论坛演讲、电视节目多个场景,要求写发言稿、演讲稿、主持词;江苏卷着眼于智能社会中,人们因偶被兴趣引导进而习惯性接触更多同类信息,导致将自身定型出现的“信息茧房”现象;北京卷材料二以“一条信息”为题,强调了信息爆炸背景下,细心甄别新闻价值的难能可贵;天津卷则悉数列举“中国面孔”,谈到对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输出。

可见,媒介无时不在,传播无孔不入,处理好人媒关系至关重要。

媒介是柄双刃剑

大众传播时代,互联网以其复合性的特征和交互性的功能优势,融各种媒介于一身,成为人与外部世界沟通关联的新兴媒介平台,带来了从用户阅读兴趣、使用习惯到内容生产方式、服务方式的一系列变革。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少年,其出生和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处在情感与智力发育期的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格外旺盛,因此也更易受到网络平台的吸引和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数量41.5%,占青少年群体71.8%。这些数字近年逐渐攀升,并不断向低龄群体渗透。

在家庭、学校、媒介这三大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力量中,媒介已成为唯一不间断的社会化主体,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可以运用网上的各种渠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倾听多种声音,这无疑有利于其自身丰富思想,提高辨识能力,使多样化的学习、娱乐和社交需求最大限度地获得满足。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品行、审美情趣的形成和发展均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影响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巨大和无法回避的。然而,面对排山倒海、良莠不齐的信息潮,青少年群体也是抵抗力较差的弱势群体。他们涉世未深,思想单纯,易受经验局限的束缚,被各式各样的流量噱头和娱乐软件吸引而迷失方向。近年来,青少年群体中因沉迷网上虚拟世界而与现实环境脱节所导致的精神空虚、文化断裂、学业荒废、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屡见不鲜。

人媒关系处理不当不仅影响个体成长,还可能危害社会。在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空间中,很难形成与现实世界一样强烈的社会规范,有些行为也难以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如果青少年由于缺乏辨识能力而把一些不合情理和超越经验世界的虚拟内容作合理化接受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和失误,把在网络世界中养成的任性、放纵、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不良习惯应用于现实世界,便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当下已进入“人人手里有话筒”的时代,过去的受众变身为用户,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传播者。建设健康的网络环境人人有责,这方面的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提起媒介素养教育,许多教育者和家长会感到陌生。其实,这项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活动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并在许多国家发展为终身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辩性回应能力。其发轫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最初的目的是训练青少年抗拒现代流行文化所提供的“低水平满足”,保护本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后来随着大众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教育重心逐渐转向帮助青少年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和有效运用现代传媒的能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教育内容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教育部门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之后逐渐形成共识:应尽可能将媒介教育纳入到国家正式教育体系以及非正规教育与终身教育之中。换言之,传媒素养教育被认为是必须从娃娃抓起且贯穿终身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于《世界交流报告》中倡导在全世界范围开展该项教育,并开发出“大众媒介教育课程模型”。2014年,第一届欧洲媒介与传媒素养论坛通过了全面探讨传媒素养教育理念及具体实践方向的《巴黎宣言》,标志着该项教育体系化的展开。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传媒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学内容。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来看,该项教育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帮助人们建立对信息的批判性反应模式,即如何理性地识别信息的真伪、价值,不盲目相信、采用和进行二次传播。二是发展人们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思想,以形成对媒介全面客观的认识,正确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存在的局限。三是培养人们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媒介使用者的主动性,使得他们运用媒介的能力得以提高并从媒介使用中受益。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青少年教育课程中缺少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更谈不上对其他人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和这一教育的终身化。在5G技术取得突破的中国,未来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将随之升级,我们面临着对外开展跨文化传播、对内净化媒介环境的迫切需求。媒介素养教育有益于人才储备与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是展现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思路

结合我国现实国情,笔者认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应从两个方面切入。

一是打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家庭是人在早期阶段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首要场所,孩子在家庭中通过观察与父母长辈的言行举止并模仿他们的行为来完成社会学习。在媒介使用习惯的建立中,孩子的行为受父母长辈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使用模式。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率先学习媒介知识,检查自身的媒介使用动机和习惯,并反思对孩子的影响。家长还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并就媒介传播的内容与孩子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媒介信息辩证思考,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学校是青少年接受系统化、专业化教育的专门场所,应充分评估媒介对青少年发展的深远影响,分层次开设相关课程,指导学生理解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信息传播流程,建构反思和批判意识,培育他们对媒介的应用能力。社会相关组织如政府机构、文化场馆、社区、公益组织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的整体发展与稳定运行。从发达国家相关经验来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多方支持。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开展相关公益讲座和展览、举办专业论坛、出版书籍、宣传手册、建设网站、运营公众号、提供咨询等方式营造健康的媒介环境,助推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是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实践基地作用和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运用新媒体的参与性为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育提供锻炼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将参与式教学列为中小学的三大教学方式之一。在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参与性强的特征,让学生不仅借助新媒体接收和查询信息、开展社交、获取娱乐,而且制作和发布作品、参与网上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培养思辨性反应能力,做一个成熟的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要强化主流媒体在多元文化形态中的引领作用。青少年注重媒介的参与性和交互性,追求自身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因此,传统主流媒体宜顺应新的传播形势,不断创新传播模式,与新媒体平台开展“跨屏联动”,以活泼新颖的方式打造适合青少年的高品质传播内容,并赋予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借此实现主流媒体的文化引领,为青少年传媒素养水平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新闻推荐

九个县域出现大暴雨 贵州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贵阳8月21日电(记者李凡)据贵州省气象局21日消息,受台风“海高斯”影响,8月20日7时至21日8时,贵州省荔波、三都、雷山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