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进口冷冻食品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菏泽日报 2020-08-21 09:37 大字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最近一段时期,国内部分地方从个别进口冷冻食品尤其是冷冻生鲜产品外包装等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引发社会关注。如何在进口冷冻食品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人们在挑选、处置这些食品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构建进口食品安全闭环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杨女士一家爱吃海鲜,平日里杨女士没少网购进口海鲜。不过,最近她不太敢买了,“时不时看到进口海鲜外包装样本等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新闻,有点担心。”

杨女士的担心有一定普遍性。从已经公开的情况看,“中招”的进口食品大多来自南美洲,且以海鲜为主。不少业内人士注意到,这些海鲜肉类漂洋过海,都涉及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保鲜技术——冷链。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相对低温的冷链运输中,新冠病毒可以保持更久的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冷链可以“生产”病毒。进口食品外包装上的新冠病毒究竟从何而来,仍需科学研究鉴定。

正是注意到与冷链运输潜在相关的新冠病毒输入风险,我国相关部门和地方已经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海关总署已明确,将进一步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源头管控,严格口岸检验检疫,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

各大电商同样有所行动。京东生鲜为平台上销售的每件冷链商品配了一张“身份证”,做到流通环节全流程可追溯,构建进口食品安全闭环。

眼下,疫情还在全球蔓延扩散。对于进口冷冻食品,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但绝不能放松警惕,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在“购、运、储、销、食”上做好预防。

专家表示无需因噎废食

广大消费者选购、处置进口冷冻食品时也应注意防护。业内人士建议,购买、处置进口冷冻食品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碰;注意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对进口食品外包装解冻后用酒精消毒;清洗时做到不用手触碰口鼻眼睛;生鲜产品充分烹饪后食用。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近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对“数以十万计”的进口食品包装袋实施相关检测,结果发现“非常非常少、低于10个”的阳性结果。换句话说,“中招”的进口冷冻食品占我国进口食品总量的比例相当低,并且及时被“锁定控制”。

人们也很关心,冷冻食品“中招”,会不会食客“遭殃”?据介绍,从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袋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只能表示食品外包装曾经被病毒污染过,不能指向病毒是否仍具活性。简单说就是,它不能确定病毒是“死的”还是“活的”。

世卫组织专家也在不同场合表示,目前没有新冠病毒经食物传播的证据,全球确诊报告病例中,也都没有因进食食品而出现病例的报道。

中外专家都表示,即便新冠病毒确实存在于食品中,只要处置得当、高温烹调,它跟别的病毒一样可以被很快杀死。对于极少数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大家不必过度担心,更没必要因噎废食。但需要提示的是,良好卫生习惯一定要保持。新华

新闻推荐

夯实“家底”让老百姓端上“金饭碗” 官亭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侧记

装机容量3.2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创收184万元,14个产业园累计分红145万元,新承接的19个农村公益性项目涉及资金350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