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鳞片甲已为倾心 ■潘玉毅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也会有一千个苏东坡,而且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苏东坡在他们心中的成像各不相同,亦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毫不夸张地说,你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无论学问高深或是见识浅薄,无论才华横溢或是才疏学浅,提到苏东坡大家多半不会感到陌生。关于这位先贤,每个现代人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一些典故,比如“想当然耳”,比如“不合时宜”,而他写下的诗文,更是流传千古,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和大学,读书的时候大家没少背。
人的一生何其漫长,我们今日所知的苏东坡不过是其本人的一鳞片甲,然而这一鳞片甲已叫人为之倾心,若有机缘阅读书写苏东坡的传记,可以对他的生平有更多的了解,更是幸甚。
平心而论,苏东坡的传记并不好写,尤其有林语堂先生的版本珠玉在前。当同一题材的写作出现于眼前时,读者免不了要拿来互相比较,这便给那些向经典作品发起挑战的写作者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好在江晓英的《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虽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同样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一言以蔽之,她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文笔优美是江晓英行文中最大的特色。综观《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全书九章四十六篇,描写之细腻,令人称绝。比如苏轼降生时,作者没有正面写苏洵的眉眼神情,而是通过一些侧面的烘托映衬出他身为人父的欢喜:“在苏洵眼里,天地间突然清凉明媚起来。叩首,还愿,喜悦,跪拜!苏洵还分明听见了屋前屋后的竹林中,喜鹊叽叽喳喳地轻掠过树梢,荡得叶儿沙沙作响。清风徐来,一米阳光恰好穿过婆娑世界——简单的幸福即是完美。”这样的笔调轻盈而温暖,却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仿佛春风拂过柳树梢头,仿佛冬日阳光融进了被絮,融进了我们的心头。
线条清晰则是江晓英行文的另一个鲜明特色。但看《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的谋篇布局,章法有度,自成方圆——前五章的内容以时间和地理的变化为主要脉络,而后四章则将表达的主题当作划分的标准。如此一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宛如立于聚光灯下,对四周发生的一切洞若观火,不易产生错乱感。
有人说,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有其发展的秩序,作者的写作亦然:初时尚显生涩,到中途时已然驾轻就熟,写至后来,渐入佳境,传记的可读性也越来越强。
阅读《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身为读者的我们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好似在一个导游的指引下,沿着苏轼的人生轨迹重新踏访了一遍。为了方便我们理解,作者还在导游词中对时代背景作了交代,此举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有意义。这就好比游华清池,若不通晓历史文化,游客眼中所见,不过是几个干涸的温泉池子而已,唯有了解过去的种种,方能自那一个个泥坑里品出独特的韵味来。
事实上,苏轼起伏跌宕的人生,于我们亦是一种参照。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所期盼的我们也曾期盼过,他所经历的我们也在经历着,只是时代变了,形式也变了。苏轼曾用两句诗概括自己的生平:“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明所以的人见了或许会望文生义,以为苏轼真的只在这些地方建过功立过业,然而通读史书或是传记,我们便会知晓,苏轼待过的去过的并不只有这些地方,比如杭州、湖州、徐州、密州、常州、登州等等,他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有趣故事。只是相比于其他地方,黄州、惠州与儋州条件最艰苦,诗人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最大的升华。
作为承载苏轼故事的文本,虽则这本传记的框架搭得有些过于呆板,仿佛房子的样式已经提前构思好了,在建造的时候便少了一些创造,重复的内容也时有出现。但就整体而言,《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仍是一本值得好好品读的书,在烈日炎炎的午后,在夕阳映照的黄昏,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不同的时间去读它,想来你的感触也会有所不同。
新闻推荐
异地受理、数据流转、属地审批、证照寄递 浙江食品经营许可审批业务跨区域“全省通办”
本报讯(记者邹倜然通讯员市闻)“‘全省通办’业务真是帮了我们企业大忙了,居然在杭州办了衢州分公司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