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赋能中国设计力量 ■刘学正
邮票设计,是一门凝于方寸,却又包罗万象的独特艺术。在邮票实用功能式微、文化价值凸显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勇于创新的设计师,但创新缘何而来?中国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在其与知名设计师吴玮联袂出版的《因小见大:靳埭强的邮票设计》一书中,用近百套邮票设计案例、大量原始设计草图和案例复盘解构,点明了设计创新的解决路径——“中国人就是靠着传统文化这座大山生存的,这是灵魂和血脉。”
除了以古代钱币形状为主视觉设计的中国银行LOGO,在靳埭强的其他设计作品中,也随处可见其糅合的剪纸、书法、刺绣、京剧等诸多传统文化元素。这种“民俗”而又不失“现代”美感的设计,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视点移动”手法,将一目不能穷尽的风物汇于一画,由小处而得见天地。简洁的图像,游动的造型,虽不繁复、奇拔,却蕴含一种魂萦梦绕的依依之感。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在靳埭强的《山水十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使用字形简洁的“一”到“十”10个汉字,分别赋予其“一画、二宗、三品、四岐、五彩、六法、七情、八维、九势、十德”主题,将独特的“书法山水”与几何线条构成的现代字体巧妙结合。创作中,靳埭强力求凸显每个字的含义,如“二”字的两笔,体现出北宗、南宗的不同风格;“三”字的三笔,透出不同的品位。海报设计完成后,他发现把“释文”题在“书法山水”旁构图效果更好,于是又最终完成了10幅水墨画卷。
49年前,靳埭强成为香港邮政署邀请设计发行邮票的第一位华人,但提及当时设计的猪年邮票,他却耿耿于怀,“好像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靳埭强原本使用颇具丰裕象征的花猪为主体,运用现代感较强的构图,两枚邮票分别使用草绿配金、紫配金这类较雅致的颜色,还特别在图像的背景上加了橙色条纹,增强较丰富的视觉效果。然而,最终发行的邮票做了一些改变。他认为那些改变,明显削弱了原设计的神采,但他事先并未收到修改通知。当初睹实物时,他从满怀期待到失望、无奈,五味杂陈。
同一件艺术品,面对不同的欣赏者,便有迥然不同的评价。比如靳埭强设计的《岁次壬子(鼠年)》特别邮票,曾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他用抽象的几何图案设计了一只小老鼠正面形象,圆形的身躯,尖角形的嘴巴,外形如一片花瓣、一颗瓜子。异见者刻薄地评论为像一个骷髅头,而认同者赞美其诚为邮票图案之不朽作品。这对靳埭强产生了深远影响:设计应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把握尺度,追求雅俗共赏,而非太过前卫,导致曲高和寡。
正如靳埭强在自序中写道:这不是一本单纯的邮票设计作品集,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书写,是关于爱好、梦想和创作的分享。书中讲述了靳埭强与吴玮相识相交的故事。1987年,靳埭强收到广东集邮少年吴玮的来信,信中表达了对其所设计邮票的喜爱。复信中,靳埭强向吴玮提出了交换两地生肖票的计划,自此开启了一段邮票设计师与邮迷的友谊。在靳埭强的影响下,吴玮选择并成为了一名知名设计师,而这本书正是两人相识30余年后的一次“四手联弹”。
新闻推荐
教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导者,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坚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