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上海拓展高品质滨水空间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昔日工业带 今日新地标
从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到“有温度”“可呼吸”的城市公共空间,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这两条母亲河的滨水区域,正发生着功能性转变。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上海秉承“还江于民”的宗旨,以滨水空间贯通开放为抓手,将生产性、封闭型岸线转变为生活性、开放型岸线,改善人居环境。
从老工厂到新地标
“我14岁就进了杨浦滨江第十七棉纺厂当了纺织女工。”今年90岁的黄宝妹是我国第一代劳模,谈起老厂子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
黄宝妹从1944年入职至1986年退休,是第十七棉纺厂变化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奉献者。
2002年,上海启动黄浦江两岸开发,集全市之力聚焦滨江公共空间建设,近3500家单位完成动迁,第十七棉纺厂就是其中之一。
2006年,厂子整体搬迁苏北。随后,新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建立起来。让黄宝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尚中心完整保留了锯齿形厂房的原貌。
“我现在时不时就想去看看,里面很漂亮的。”时尚中心不仅年轻人经常光顾,也有一些老年人被搀扶着过来,其中不乏像黄宝妹这样的女工。对她们来说,这是看得见的记忆。
如今,第十七棉纺厂的老厂房已经成为北外滩的新地标,不仅是购物休闲的好去处,还会办一些服装表演、展览等,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
第十七棉纺厂的变身,只是上海杨浦滨江工业带转型的一个缩影。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杨浦滨江岸线总长15.5公里,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这里集合了众多“第一”,包括我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第一座机器棉纺织厂、第一座陆上水厂等。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杨浦滨江地区的工业产值曾占上海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二十分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过去,我们这里被称为‘下只角’。上海话指比较差的地方。”今年79岁的张桂兰说,她13岁来上海,一直生活在杨浦滨江区域。“这边过去乱糟糟的,野草长得很高,石子路,既不平整,也不干净。”
随着上海经济转型升级,滨江很多工厂的发展受制于城市整体规划,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渐渐就变成了“工业锈带”。现在,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工业锈带”完成了向“生活秀带”转型。
在杨浦滨江南段岸线上,一大批极具特色的百年工业遗存被保存下来,并改造为生活空间。按照“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的原则,对1913年建的明华糖仓、1927年的永安栈房等历史建筑进行了修缮保护,形成别具特色的工业景观,丰富居民生活。
从滨水空间到休憩场所
“现在老年人不愁吃穿,就想追求精神生活。”67岁的吴泽清来自扬州,退休后来到上海帮忙带孙子。
周末,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苏州河畔吹萨克斯。离苏州河景观步廊不远,每隔几百米就有设计成树叶形状的避雨亭,亭子便是他和朋友的舞台。
“三五个人就可以约着出来玩。”吴泽清说,苏州河畔游人很多,常有人在他们演奏时驻足观看。
苏州河景观步廊是上海结合苏州河的整体改造设立的,如今因其具有艺术感的造型,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沿着空中廊道漫步,郁郁葱葱间,苏州河尽收眼底。
为了不断改进公共空间的设计,杨浦滨江将党群服务站建在了步道旁,每隔700多米就有一个,里面不仅提供很多便民服务,还设立了人民建议征集点。市民一旦有反馈意见,相关部门就能第一时间获知。
如今,苏州河42公里滨水岸线即将在今年年底贯通,一个个“有温度”“可呼吸”的景观亮点正在形成,成为市民休憩游乐的场所。同时,伴随中心城区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的贯通开放,浦江两岸正成为连续贯通里程最长、城市更新区域最大、城市功能最为丰富的世界级滨水区,这个滨水区还将成为上海宜业宜居的示范地,成为城市的“会客厅”和“展示馆”。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周楠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当前正值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