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22岁大学生慷慨捋袖捐造血干细胞 成上海第500例捐献者

澎湃新闻 2020-08-07 13:26 大字

22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小钱捐献造血干细胞。本文图片均为上海仁济医院提供

22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小钱捐献造血干细胞。本文图片均为上海仁济医院提供

8月7日上午,22岁的小钱在仁济医院慷慨捋袖,鲜红的血液随着管道进入干细胞采集机,分离出干细胞后再回输到小钱体内。

这是上海市第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些干细胞,将会给一名刚满周岁的患儿带去新生的希望。

当天,上海市红十字会授予仁济医院“中华骨髓库上海分库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称号,仁济医院成为上海市中华骨髓库定点采集移植医院,以及继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后的上海市第三家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仁济医院成为继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后的上海市第三家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

仁济医院成为继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后的上海市第三家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

7月初,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的小钱同学突然接到了上海骨髓库的电话。她与一名刚满周岁的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工作人员问她愿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小钱清晰地记着自己在晋元高级中学18岁成人礼上志愿入库的场景,她立刻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在各项体检合格后,8月3日,小钱入住仁济医院血液科进行捐献前的相关准备工作。考虑到小钱体型较瘦,血管较细,仁济医院血液科特别为她制定了血管保护方案,全程对她精心护理。

完成捐献后,小钱表示:“很高兴能以自己的力量挽救一个生命,希望这个小宝宝能成功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小钱的爱心也感动了仁济医院的医务职工。当日,近百位仁济医院青年医护人员当场填表、采样,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者的行列。

据仁济医院学科科主任侯健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升,血液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大多数恶性和重症血液病的唯一根治手段。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是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将配型相合的正常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根治血液系统疾病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指在使用适量安全剂量的动员剂后,通过密度分离的方法进行干细胞采集,类似于机采血小板的过程,对供者的健康没有影响。”侯建进一步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最深层次地治疗血液疾病,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甚至能够达到“长期缓解”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正常人无异。

仁济医院党委书记夏强表示,目前,医院已成功完成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也可直接通过医院向中华骨髓库递交造血干细胞配型申请并完成移植,以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长的生存期。

来自上海市红十字会消息称,上海自1992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全国第一例、全国第一例大学生、全国第一百例、第一例捐至意大利、全国第8000例捐献等均在上海产生。

截至目前,中华骨髓库上海分库在库志愿者稳定保持在16万,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正用博爱的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不断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三院”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01亿元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商秀丽

2020年,市卫生健康委共承担全市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9项(配合承担任务2项),其他主责主业5项。深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