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江苏滨海县总工会建起职工就业促进站,负责调剂安排就业、指导集体协商、引导自主就业等 【落实“六稳”“六保” 工会在行动】“成绩单”背后的
“稳定4935个就业岗位,培训转岗职工1685名,动员‘凤还巢’人员回乡办企业13家,吸纳就业748人,引导灵活就业2240人,协调镇区(街道)、事业单位分担就业173人……”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总工会主席杨朝晖报出的这一串数字,是一张职工就业促进站保就业的“成绩单”。
今年2月,针对疫情期间职工就业难问题,滨海县总成立了职工就业促进站,主要负责建立下岗职工数据库、调剂安排就业、指导集体协商稳岗、开展转岗培训、引导自主就业等。县总还聘请县人社局、工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为顾问,帮助就业促进站开展工作。同时,要求各镇区街道、园区、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会都相应建立职工就业促进站。
“准备让23名职工下岗,这不大妥当。分厂的确面临暂时困难,但可采取变通方法解决。再说,下岗的都是熟练工,回头分厂情况好转了,再招也困难。”卓杰制衣公司分厂工会主席汪三伟和公司分厂负责人陶粉英协商。
卓杰制衣是一家外贸企业,加工的服装销往国外,分厂共有203名职工。受疫情影响,加之外贸产品订单不足,分厂拟定裁员23人。裁员方案出台后,汪三伟立即向县就业促进站进行汇报。
促进站工作人员陶金随即到分厂了解情况,指导分厂选出5名职工代表,就裁员问题开展集体协商。
“公司每小时15元计时工资,每月发放工资达80多万元,按月发放企业周转资金难度大。而且目前订单减少,企业压力很大。”陶粉英说出裁员理由。
“分厂困难,职工理解。计时工资可以降一点。对富余职工可实行轮班,以保岗位为主,确保职工不下岗。”汪三伟建议道。
“职工让一步,我们也不能让职工吃亏。”陶粉英表态,待正常生产后,就回到15元的小时工资,工资仍按月发,同时给予超产奖励,弥补被调整的计时工资。对协商结果,职工和企业都很满意,目前公司无人下岗。
提起滨海县通榆镇舀港村蒯本法,现在人们都称他“猪司令”。老蒯原在县棉纺厂当机器修理工,一干就是19年。今年2月初,由于厂里停产,老蒯下岗了。
通榆镇总工会副主席李磊听说后,找上门了:“老蒯,下岗后有什么打算呢?”
“我现在正着急呢,不知道以后怎么办。”老蒯一脸愁容。
“目前养猪的行情很好,建议你办养猪场自己就业。”李磊说,“我可以推荐你到县职业中专参加养猪技术培训,再帮你筹措10万元创业资金,你看怎么样?”
“太好了,我一定努力。”老蒯拍胸表态。
参加培训后,蒯本法掌握了养猪技能,用15天时间建了20间猪舍。从机修工转身当“猪倌”,老蒯信心满满。
在陈涛镇政府食堂里,一对夫妻在忙碌着。男的叫郭兵,女的叫吴红梅,两人均50岁出头,原来都在镇电子厂上班,今年3月,夫妻俩一起下岗。
“我们两口子下岗了,年龄大,又没有专业技能,哪里还能找到工作呢?”吴红梅愁眉苦脸。
“根据县总工会和相关部门要求,对年龄偏大,没有专业特长,双下岗家庭,镇区(街道)、县直单位要分担安置就业。”镇职工就业促进站的杨好好向镇组织委员季正文汇报。
“保就业是‘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我们责无旁贷。”季正文说。经过挖潜岗位,征求本人意愿,郭兵夫妻俩被安排到食堂做勤杂工,每人每月工资3000多元。
“我俩又上班了,生活不愁啦!”吴红梅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菡)水立方可以怎样“变身”?近日发布的“夜市千灯”——水立方数字冰雪广场项目给出了一组颇为令人期待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