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以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和生态环境为基础激活县域内资源 河南修武:县域美学绘出千年古县新画卷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7-31 02:51 大字

“石头墙、石头房,炊烟袅袅农家粮”,在太行南麓深山中的河南焦作市修武县金陵坡村,废弃了20多年的学校,被改造成具有古典美的“云上院子”。浑然天成的石木结构,与田垄山间的古村翠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来此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由此吃上了“艺术饭”。

在修武,“云上院子”可以说是发展美学经济的一个样板。

随处可以感受到美

现在,因为留恋“乡愁”而来参与修武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地人越来越多。

来自新疆的游客沈沁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游历云台山,夜宿山下旅店“竹韵闲园”,记忆中的绿水青山、麦香磨坊、水缸古井和鸟语花香全方位回归,成了让沈沁流连忘返的美学体验。几经考虑,她放弃待遇优渥的酒店管理工作,举家搬到修武县,一门心思当起了民宿业主。

事实上,修武县一度也面临着发展的窘境,工业基础薄弱、科技驱动力不强,虽有境内云台山声名远播,但单一的门票经济,远远不够支撑全县经济转型发展。

面对发展困局,修武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干部职工群众中倡导“头脑风暴”,抓住“优质体验源于满足人的审美诉求”的关键因素,确定了以历史文化积淀为产业基础,消费升级为产业定位,美学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升级“第二路径”。

在此背景下,修武县连续3年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吸引上百位国内外美学知名专家、顶尖院校学者、设计师实地考察,探索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美学经济发展。同时,采用公益资金、企业投资、政府和企业合作、对外招商、村集体集资分红等多种投入方式,破解了美学项目建设的资金难题。

截至目前,全县首批36个乡村美学示范项目已陆续建成投运,云阶恒大康养小镇、云台古镇等一批美学项目初具规模,实现了三产融合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效果。全域旅游涉及的餐饮、住宿、文创、艺术、康养、度假、摄影、会展、总部经济等美学驱动的项目,加上科技驱动的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以及文创产品的制造业,构成了修武县产业升级的两大支撑。

避免破坏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修武并没有“一刀切”地搞大拆大建,而是一直严格控制建设工程,避免破坏式发展。布局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乡村美学建筑,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山上山下、城里城外实现差异发展、相互呼应,景城融合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城市风貌。

修武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谢迎征介绍说,设计师在美学经济项目中采用“针灸点穴”疗法,坚持在不破坏现有格局的情况下,与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城市艺术美感和吸引力,以最小的破坏、最低的成本获得经济效益。

如今,美学已经以最自然的方式渗透到修武县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县域美学工程推进的过程中,修武县老百姓真正尝到了“甜头”。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3年来,只有27万人口的修武县,接待旅游过夜游客由257.5万人次增长到55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35.16亿元增长到43.51亿元,旅游业对县域GDP和就业的贡献率分别超15%和24%,全县在册登记的四分之一贫困人口借助文化旅游实现脱贫。

“1.4万多间民宿,不仅使山区百姓收入从过去一年三四千元,增加到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也突破了长久以来‘云台山两日山水游’的门票经济瓶颈。”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稀缺的美学产品和高品质体验买单,全县上下将精准把握“建设美丽中国”“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进三产融合、乡村振兴,从而实现“绿水青山”通过美学经济成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新闻推荐

村里有个“图书奶奶”

7月30日,郭文英(左二)在栎桥村文化礼堂带领儿童阅读。65岁的郭文英是浙江诸暨枫桥镇栎桥村文化礼堂的管理员,她利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