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网上贩卖的焦虑交智商税
打开手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你的同事比你更容易升职加薪?”“为什么争抢上天价幼儿园?”“你的孩子是不是不肯做作业、顶撞父母?这么下去问题就大了!”“别让颜值成为晋升的绊脚石!”……经常看这样的文章,让人不免觉得心生焦虑。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光明”的结尾——你可以通过上培训班、做美容、购买推荐商品等方式改变命运。但业内专家指出,其实这些引发焦虑的文章根本就是穿了“马甲”的广告,而贩卖焦虑也不过是一种营销策略。
1
内容句句扎心
“穷小伙,27岁时得了抑郁症,5年后不仅治好抑郁症还年入千万。可是你,心爱的衣服加到购物车3个月,看着4位数的价格迟迟不敢点付款。”“小学到底要不要学奥数?为了娃不掉队,这件事必须早知道。”“看了高考作文,才知道太多孩子和家长已经输了。”
……记者发现,现在有不少文章看似是在讲述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但看了之后,却让人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成功,进而产生焦虑情绪。这些文章会在你不经意间出现,而且用词十分犀利,什么“35岁裁员,40岁失业等着你”“2020年的余额只剩一半了,没完没了的琐事、花呗见底的额度、信用卡的无底洞、房东亲切的问候……无一不压着我们,让我们喘不过气”。文章句句戳中人们的痛点。
北京市海淀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前网上到处都是鸡汤文章,父母最喜欢给我们转发,虽然啰唆,但是看了并不会引起不适。现在网上开始流行‘毒鸡汤’,篇篇都在吓唬人,看了之后顿觉前途渺茫,人生艰难,让人焦虑甚至抑郁。”
2
只是营销策略
记者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为赚钱,秃了头发,肥了肚腩,忍受了各种委屈。本以为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赚来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等到的却是加班、通勤、房租、压力……”这些令人焦虑的文字之后,话锋一转:“健身可以改变自己,不仅体型好、身体好,就连工作也会变好。”记者在读了多篇这类会令人焦虑的文章后,发现这些文章虽然前面句句扎心,但是总会在后半部分给读者留出一线“生机”,那就是购买文章中推荐的产品。仔细思量,不难发现文章给出的“生机”其实都是广告。
记者看到一篇文章写着:“孩子是不是性格孤僻?是不是不爱学习?学霸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在精准戳中广大家长痛点之后,文章打出的是培训机构的广告。
一位微博大V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贩卖焦虑的文章或者视频,动不动年薪50万元是标配,动不动就说你已经被同龄人抛弃在后面。这些文章和视频通过重复讲述一些极端的案例,让人觉得自己失败,进而焦虑万分。其实,这都是广告。这些文章和视频的后面,一般都会跟着一些二维码之类的链接,点进去就是培训机构、美容院之类的链接。这些文章多数是广告公司操作的,企业找到他们,让其在网上推广自己的业务。这些公司就根据业务类型撰写不同的文章,然后再找大V或是网红在网上发布。我经常会收到网络文章推广公司发来的文章,一般一篇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北京网友刘先生在采访中说:“开始看了一些令人焦虑的文章心里还挺难受,后来发现他们后面都有广告,是有目的的,也就不以为然了。你想,罗振宇天天宣扬成功论,告诉你要成功就要跟他学习,买他的课程。于是你早晨早早起床,眼一睁就打开罗辑思维公众号,倾听60秒罗胖谆谆教诲,感觉世界尽在掌握,一切都很美好。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得到’APP,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然后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如何挖掘人生第一桶金》,直播收看《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结果你还是你,没什么变化,可是因为有无数个和你一样想法的人买了课程、买了书,罗胖的罗辑思维已经筹划科创板上市了。我们这是在花钱、花时间成就别人,而不是自己。”
3
别因焦虑盲目消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刘先生表示:“我身边有的家长看到网上一些文章就开始焦虑,似乎自己的孩子就要成为废物了,于是花了很多钱报班,自己和孩子一起去听课。听了课以后,或许孩子会有些变化,但不解决根本问题。最终是钱花了,但一切照旧。这就是被人忽悠了,盲目而冲动的消费。”
网友赵先生说:“人的心里一定要平和,别动不动就焦虑,觉得不如别人。然后就花钱参加不适合自己的培训,甚至是通过整容的方式去改变。其实,现实中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人成为富豪、高管,而且也不是上培训课就可以学出来的。目前我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在整个人口比例中不到20%。看看这个数据,我们是不是就不用焦虑了?”
心理咨询师刘静分析指出,网上这些文章的炮制者和课程销售者多少学习了一些销售心理学,擅长利用话术暗示让消费者产生焦虑。他们利用了人们心理的弱点,通过贩卖焦虑,让大家在恐慌中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从而达到他们的销售目的。人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就不容易被暗示、被影响。另外,降低一些不切实际的信念和期待。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有缺失需要弥补,也要三思而后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而不是盲目消费。
从事网络营销多年的张大军告诉记者:“广告,一定是要打动受众并引起关注的。所以通过文章制造焦虑来达到营销的目的,也属于正常。看到自己的不足,参加培训提高自己,也是一件好事。但是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有辨别能力,认清那些文章的真实用意,搞清自己的需求,不要因为情绪波动而盲目消费。”据中国消费者报
新闻推荐
张世明资料图@最高人民检察院7月30日消息,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张世明(正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经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