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街街道:奏响“三部曲”打好“六型”机关创建持久战
为进一步推动机关作风转变,着力打造队伍素质强,服务质量高,服务理念牢固,服务职能明确,服务能力全面,服务手段科学,服务方式适用,服务机制健全,服务对象满意的“服务型”机关,全力助推“六型”机关创建,中街街道党工委积极推进一线工作法,从严从实、踏石留印的抓状态、提精神,促进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炼作风,砥砺前行中守初心,履职尽责中担使命,努力让政策在一线宣传、困难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联络、能力在一线培养、作风在一线磨炼、工作在一线推进。
“三零”齐发强意识,构建“家门口”服务模式
为打破传统的街区管理模式,实现街区职能从管理向治理、向服务的完美转变,街道党工委首先从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顶层设计着手,探索建立“家门口”服务体系,助力实现群众服务的全覆盖,社会治理创新领域的协同推进,高品质生活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开放式”办公,提供“家门口”服务。按照党群服务中心内设“一站两中心六空间”功能区规划,把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集中在一楼(便民服务中心和综治中心)实行开放式办公,做到“面对面咨询,心贴心服务”。同时,设置“一口受理接待区”服务台,建立健全首问负责的办事规程,实行“全岗通”,方便群众咨询、办事。党员干部“上门”,实现“零时差”沟通。要求党员干部以上门入户走访、围绕主题专访、急事难事约访等多种形式开展走访,记好“民情日记”,做到每日有记录,每月有汇总,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居民急难愁事。社区还通过民情联系卡、平安崆峒联心卡将党员干部、网格员的联系方式进行公布,方便群众零时差沟通。在职党员“下楼”,实现“零隔阂”助力。在“群众点单”“社区接单”的基础上,结合市、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道”工作机制,鼓励在职党员走出办公楼,走进社区,充分结合党组织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在职党员专业、特长,通过开展困难群众一对一帮扶、专业技能培训、红色知识宣讲、环境卫生清扫、老党员关怀等志愿服务活动,将政策、服务“快递”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帮助困难群众实现个人“微心愿”和小梦想。老党员“驻点”,实现“零距离”联动。为切实发挥好热爱党的事业、关心街区建设、关注民生落实的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街道以“四站”即党建工作“指导站”、社区工作“服务站”、联系群众“便民站”、政策宣传“广播站”为重点内容,成立了“老党员办公桌”,邀请辖区15名政治信仰坚定、群众威信高、为民服务好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走进社区,把办公桌搬进小区,实行“驻点”式服务,零距离了解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需求,做好党的政策宣传、重点对象关怀、舆情解释和民情民意反馈协调等工作。
“三全”着力激潜能,完善“一线法”服务机制
通过坚持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为目标的机制完善,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潜力和创造能力。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群众走访机制,实现“全覆盖”。街道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合理划分责任网格,摸清区域底数,实现每格定人,每人定责,做到每天有走访,有记录,坚持重点走访和日常走访相结合,记好“工作日志”,完善民情档案,真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建立以群众参与自治为宗旨的“三会一站”机制,实现“全参与”。建立了以社情民意建言会、社区工作联席会、社区事务评议会和温馨家园服务站为载体的“三会一站”机制,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联合居民党员、志愿者、业委会成员、楼组长、物业保洁、保安等自治力量,针对不同对象特点,引导其参与到社区事务治理中,做到“生活在社区、自治在社区”,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治理能力。建立以突出工作成效为目标的考核激励机制,实现“全考核”。街道通过调阅民情日记、网格员绩效月考核、五星创评和“三争三满意”等形式,真实掌握工作情况和实效,定期汇总通报。将民情熟悉度、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度等情况纳入干部绩效评价、民主评议、满意度测评等年终考评,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作为学习培训、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励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服务。
“三导”为领精业务,形成“链条式”服务清单
以集成优质资源为目标,为群众提供文化、健康、法律等多元服务项目,实现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群众事务办理更加公开透明,干部作风更加过硬,社区治理更加完善。以需求为导向,形成自下而上的服务事务清单。结合街区实际和群众需求,梳理形成了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六类服务事务清单,即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志愿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建立“能办的”“代办的”“指导办的”等相应的三大类事务清单。在首问接待处及大厅电子屏中导入服务事项,便于群众了解申请材料及办理步骤,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分层分类的问题处置清单。梳理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事项,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建立“即知即改”“限时整改”和“无法整改”三大类问题清单。针对立马能解决的问题,做到不拖拉,即知即改;对需要一段时间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尽快落实解决方案并即时整改;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到及时与居民耐心解释所涉及的政策壁垒和客观情况,争取居民理解,并对相关问题做好备案留档。同时,做好与公安、司法、卫生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整体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律维权等民生服务项目。以项目为导向,建立互联互通的特色项目清单。根据辖区内人群特征,利用“自由空间”,大力培育与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密切相关的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文体生活类和专业调处四大社会组织“孵化联盟”,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清单。在充分发挥好七彩志愿者服务站、道德银行等特色载体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办法,深化融合,例如目前孵化成功的“绿益童心”和“朝花夕拾”联盟,不仅为辖区孤残儿童提供了些许生活帮助,还满足居民兴趣爱好,丰富丰富了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另外街道利用“智汇空间”、“思享空间”以召开居民议事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搭建居民交流沟通平台,形成街区共治共享共建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2008年起实施的加油站作业的安全规范明确了加油站内严禁使用手机,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加油站推出手机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