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奶牛” 探秘“奶牛保姆”团队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 谢 昊

右江日报 2020-07-21 09:44 大字

在北京市延庆区的一家奶牛养殖场,耿铁焕正在牛舍旁巡视。养殖场里播放着音乐,奶牛有的站着,有的卧着。一排整齐的喷雾装置分布在围栏四周,数十台大型电风扇飞快转动,牛舍里几乎闻不到异味。

52岁的耿铁焕是北京大地群生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2006年,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开始与人合伙在村里养殖奶牛。到现在,养殖场共有奶牛约1100头,其中泌乳奶牛500多头,日产生鲜奶约16000公斤,带动周边50家农户增收致富。

奶牛养殖并不简单。以前,由于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合作社的收入只能维持正常运转,更经不起奶牛疾病的侵扰和牛奶市场价格的波动。随着养殖利润越来越低,陆续有人退出合作社,耿铁焕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次偶然的机会,耿铁焕通过延庆区畜牧技术推广站接触到一支被称为“奶牛保姆”的团队。听说团队成员都是奶牛领域的知名专家,还无偿提供技术服务,耿铁焕开始试着接受团队专家的指导。

“奶牛保姆行动”发起于2012年,由奶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路永强牵头。为解决奶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问题,“奶牛保姆行动”联合在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推广单位和相关企业,运用科技手段为奶牛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奶牛保姆’,我们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奶牛,让养殖户获得实在的好处。”路永强说。

奶牛养殖经常出现各种难题,若解决不及时,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一次,养殖场的奶牛连续一个月配种失败,耿铁焕凭借过去的经验,尝试各种办法还是没能解决问题,于是找到“奶牛保姆”团队。

了解情况后,“奶牛保姆”团队1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第一时间赶往耿铁焕的牧场。经过现场采样、实验室化验后,最终确定是饲料配比有问题。经过针对性调整,奶牛终于成功进行了配种。

在接受新技术、新产品的过程中,耿铁焕的观念也得到更新,逐渐将科学饲养、福利养殖、生态养殖、种养结合等理念运用到实践中。

在过去,合作社的奶牛每天产生几吨的粪便,不仅清理成本很高,还滋生细菌和寄生虫。在“奶牛保姆”团队专家建议下,耿铁焕在牛舍里铺上一层带有发酵菌的锯末,在分解粪便的同时,让奶牛生活环境更舒适,产奶量和牛奶品质也得到提升。

随着经济效益提升,耿铁焕的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跟“奶牛保姆”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我们经常交往互动,亲得跟兄弟姐妹一样。”耿铁焕说。

跟“奶牛保姆”关系“亲密”的,何止一个耿铁焕。路永强介绍,行动实施以来,共培训各类技术、管理人员7万多人次,推广新技术(产品)455项,覆盖奶牛178.7万头次。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测算,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7.09亿元。

实际上,“奶牛保姆行动”不是个例。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开始陆续建设包括奶牛产业在内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截至目前,共建立果类蔬菜、叶类蔬菜、食用菌、粮经作物、西甜瓜、生猪、家禽、奶牛、观赏鱼和鲟鱼鲑鳟鱼等10个优势产业创新团队。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程晓仙表示,创新团队立足产业需求,解决产业中下游成果落地问题,把更多的先进实用技术成果“落户”到生产一线,是地方推广体系和推广机制的重要创新。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新闻推荐

新疆日增确诊17例由某女传入系谣言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20日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最新通报,7月19日0时至24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