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万盛青年镇:唐风遗韵和现世风情

华西都市报 2020-07-21 03:55 大字

万盛青年镇。袁世林摄

青年镇街景。严奇摄

□强雯

说到重庆万盛,必提万盛石林幽秘蔽天,万盛黑山谷险不可攀,两处景点均为地壳沉浮挤压之胜地。

万盛位于重庆市西南部,东接南川区,南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西、北连綦江区,地处渝黔边界,是重庆南向开放发展的重要阵地。

万盛的自然风光虽名声在外,但殊不知万盛亦是文脉暗伏之地。历史舞台上其有过闪耀的一幕,虽风流云散,人事湮灭,但万古山河的低吟从未消失。鲜为人知的千年古镇——万盛青年镇,则是文脉上的文眼。

1

古风已远碑石尚现

万盛青年镇,始建于唐代贞观16年,今日的风吹拂在往昔唐朝的泥土上,已闻不到旧时的花香。本想凭吊古风延绵的建筑,可惜大多被毁,如光绪年间的寿仙庄,住宅全失,民国时期的肖家大院年久失修;又或是一两枚残缺石影,如五代时期的楚界碑(渝黔界碑)、万寿碑,还恍惚可见当年萍踪;再者便是近年翻新的古刹,旧居,如唐朝末年修建的弥陀寺,明代年间的陈家祠堂,清代光绪年间的飞龙塔、岗风碑,民国时期的张家大院等,尽管多番修复,挽其形状规制,然不免令人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感,颇多怅惘。

如今的青年镇,梯田多,树葱茏,漫山遍野极目所翠。在翻过一坡又一坡农田之后,我才看到了荒草掩映中的飞龙塔。北枕白鹭垭,南眺堡堂寨,塔白檐红,有七层高,约25米,六角形建筑,正门处横批“奎文焕彩”。大概是寄予后人文采飞扬,高中奎星之意。

步入塔门,塔内中空且阴森,立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清代光绪年间所立,写明该塔由肖氏族人肖全松建造。碑刻字迹残缺一半,只能揣摩大意。大意是为了巩固家族风水,发现“龙踪”在此定根,遂以塔镇之,吉祥后人。另一块是1996年万盛区青年镇所立的,写明该塔是近年重庆市文物局出资修缮,并定为区级文保。在飞龙塔塔身外,还有一把扫帚,可见当地村民经常在此拂地扫尘,还净于龙根,以期美好。

飞龙塔处风大,视野好,有一望芳草碧连天之感,还可远眺綦江。明月清风有如待,立此地冥神静思均有顿悟。

下飞龙塔,径直来到青年镇老街半边街。名为“半边”是因为旧时,此地一边在渝,一边在黔,明清时商贾云集,贩夫走卒,相来与往,贸易昌盛。街宽约五六米,只是半边街现多为2000年左右修建的普通乡镇砖房,电线横拉,街区规划不力,稍显拉杂。除了这条老街外,还有两条老街,桐梓街和新场街,但老建筑都被拆掉。那些关于青砖石瓦的往事,一滴到天明的乡愁离绪,只能到地方史志的油墨中去寻找了。

2

“堡堂精神”留印记

青年镇是万盛的南部重镇,而老鸦井又是青年镇的地理中心点,老鸦井,名噪一时的历史风云际会之地。站在老鸦井上俯瞰堡堂村,只见村舍相依,植被遍野,四周山清水秀,起伏有致。人顿时感觉自己是环抱在自然中的一颗珍珠。吸天地朝露,感日月精华。

现在年轻人多不知道堡堂为何物,而上世纪70年代,提起堡堂,人人自豪。此后,“堡堂精神”一词广为流传,遂也成为青年镇,乃至万盛、重庆的一个标志。

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曾是土地荒寂、乱石纵横、鸟不拉屎的地方。因为土瘦地薄,不适合种粮,在大队支部书记王茂全的带领下,堡堂村人到几十里地以外的乡镇,夜以继日地搬运黑土,用蚂蚁搬家的精神,把黑土抬到老鸦井上,一点点地培植耕地。几年下来,生生的把一个土薄坡陡的老鸦井山改造成层层梯田,使耕地由原来的16.8亩扩大为59.9亩。

如今,站在人去楼空的堡堂居民楼前,不禁令人唏嘘。“堡堂村要重新打造一个堡堂公园,发展休闲娱乐产业。”当地已经征用了老鸦井周围的地,准备修路。风吹过老鸦井的草,阳光在草间闪光。丘陵下,一栋栋有巴渝民居风格的城镇拓展新区正在形成。以“堡堂文化”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就在我们眼前。

3

青年镇上美食多

高低不平青石板,磨损了棱角,述说着光阴的故事。自清代以来,因为商贾往来,青年镇老街的吃食特别丰富。是个店铺,就能卖面,面细如丝、色泽如玉,口感柔嫩、爽滑,油辣子、芝麻、葱花淋在上面,让人几乎要吞口水。一碗小面就可充饥,这是正经八百的主食。另有糍粑、锅盔、黄糕沿途叫卖,甚是闹热。

青年镇上做手工挂面的不少,不过基本上是自产自销,直到2000年左右,当地一个姓夏的年轻人,决定注册“堡堂面”,从此坊间美食排行榜上多了青年镇一个席位。

若是来了青年镇的人,不带点“堡堂面”作为礼品,就感觉白来了。

本地人自然吃本地面,就像重庆北碚因坐靠北温泉,北碚人生产北泉面,重庆南岸人坐靠南温泉,生产了南泉面,因为打了本地的资源,堡堂面也得了当地资源,自然名声在外。重庆主城区以及江津、涪陵、南川、武隆、黔江、贵州桐梓等周边区县,都能看到堡堂面的影子。

至今,青年镇有30余户挂面作坊、小微企业。留守农人的生计也跟着一块解决了。

除了面,青年镇的茶叶也不错,滴翠剑名、滴翠馨屏、黑山雪芽是当地最有名的三个品牌,其中滴翠剑名是重庆市政务接待特供茶。

吃一碗堡堂面,再用滴翠剑名润润口,看一看闲人杂客络绎往来,所有的不堪与劳累在这瞬间得到了化解,这日子实在、悠闲,惬意得很呐。

4

板辽湖上野风景

从堡堂村下来,驱车约6公里,便可到达板辽湖。湖面辽阔,两岸山林倒映如镜,不禁让人有潜湖逍遥之意。但这个辽阔的湖景也只是近年所得。以前,青年镇并无像样的河流,只有洗布河、板辽河、溱溪河几条小溪沟。全镇长期缺水。因地处川黔交界地带,从川东地区运往贵州的盐、布匹、糖等货物,以及从贵州运出的药材、桐油等山货,都在青年镇汇集,在元明清时期,达到兴旺,此地更是被冠以“旱码头”称谓。

未来的板辽湖旅游区总规划面积为 4000亩,由此带来的湿地公园、茶食美街等功能项目无疑将催生这一带的兴旺。而眼下,这方安静的水库还静悄悄地养在万卷青山中。想象着这份静谧不久将被世人簇拥,真说不出是喜是忧。

“这就是传说中的野风景。”同行的青年人喊了一嗓子。低伏的野花椒成片矗立在路边,散发着青光。走了几十米便见到两米来高的柿子树,红彤彤的柿子垂着,无人问津。“要过了霜降才好吃呢。”当地老乡解释。沿公路缓行,马鞭草、白掌在盛开。近傍晚时候,太阳隐匿了光芒,水色与山光突然暗沉了下来。远处巍巍的山巅站立了十几个大风车,那是万盛人引以为傲的风力发电机。那样的风车总让人想起童话,想起丹麦或是堂吉诃德,但老乡的方言提醒着,这是中国乡村。风力发电机的东边就是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石林镇,紧挨石林镇的便是贵州,还真近呢。天底下有什么是远的?飞云过尽,大风车转得天高山远,人如蚁小。“就快到茶庄了。”老乡兴奋起来,他摇手一指,前面就是坐拥板辽湖茶山的茶庄。茶旗招摇,湖风轻拂,红云点点洒满天际。

新闻推荐

【聚焦·防汛抗洪】空中支援

①②③④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湖北阳新富河出现溃口,6500多亩农田被淹。7月15日,湖北航油突击队赶赴阳新,为3架抗洪救灾直升机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