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二十四节气漫谈 □张立权

蚌埠日报 2020-07-13 08:48 大字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发明,它好比一部百科全书,包含着天文、气候、物候、农事等。它不仅能反映出一年四季变化的特征和冷、暖、雨、雪等情况,对农业生产有明显的指导意义,还影响着我们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太阳在最北端,为夏至;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长,太阳在最南端,为冬至;土圭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到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自然界每五天就有一个小变化,这些变化虽不十分明显,但是可见可感,例如各类鲜花次第开放。因此,古人把每五天的变化称为“一候”,每三候为一个节气,一年有七十二候,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来确定的,与公历完全一致,属于中国的太阳历。把春分日地球所在的位置定为0度,此后地球每“走”15度,就是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恰好“走”360度。每个节气为15天,在公历上日期几乎都是固定的,年际之间最多相差一天。每个节气的时间都不是一整天,它可以精确到分秒。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首先要准确预报地球的位置是否到达15度的整数倍,然后再反推得到节气的时刻。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农事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是用来反映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11月7日前后),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开始,“立”就是开始的意思。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秋分(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3月20日、9月23日前后)分别表示春季、秋季的中间,这两天太阳正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等,“分”就是昼夜平分的意思。夏至、冬至(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12月22日前后)分别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到了,“至”就是到的意思。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7月7日、7月23日、8月23日、1月5日、1月20日前后)五个节气是反映气温的变化。“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没有达到最炎热程度,这时正值“初伏”前后,进入炎热初期。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正当“中伏”前后。处暑的“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气温明显下降。“寒”是寒冷的意思。小寒是表示没有到最寒冷时期,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时期。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19日、4月20日、11月22日、12月7日前后)四个节气是反映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是表示严寒就要过去,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加。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表示降雨量增多,对谷类作物生长有利。小雪、大雪是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表示开始降雪,雪下得较小,大雪表示降雪较大的意思。

白露、寒露、霜降(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9月7日、10月8日、10月23日前后)三个节气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白露,这时气温下降较快,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早晨在草木上凝成露水。寒露,这时气温已经很低,空气中的水汽在草木上凝成露水,渐有寒意。霜降,这时天气逐渐变冷,夜间露水在草木上凝结成小冰晶,形成霜。

惊蛰、清明(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4月5日前后)二个节气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这时气温逐渐升高,开始有雷雨,冬眠的动物复苏,出土活动,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的意思。这时气候逐渐温暖,草木繁茂,空气清新,天气晴朗。

小满、芒种(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5月21日、6月5日前后)二个节气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表示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逐渐饱满,但没有成熟。芒种表示麦类等夏熟有芒作物成熟,进入夏收夏种的大忙时期。在农谚中有“芒种忙种”的说法。

新闻推荐

鄱阳湖 到底有多重要?

原创风物菌地道风物▲俯瞰鄱阳湖全貌。图/NASA官网-风物君语-鄱阳湖,怎么了?鄱阳湖告急!7月11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