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湖南努力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有生命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7-13 02:33 大字

6月的长沙正是湿热时节,时晴时雨的天空蓝得深邃,白云堆砌出各种生动造型。

“这是中心城区、老旧社区、历史街区。”一袭白裙的龙欣看起来娴静端庄,娓娓讲述着白果园街区的故事。

龙欣是长沙芙蓉区定王台街道丰泉古井社区书记,从街道到社区工作,已经17年。

“我是地道的长沙人。”龙欣充满对“老长沙”的眷恋,“位于白果园片区登隆街的长沙剧院,是母亲年轻时听越剧的地方,这个剧院现在还在。我的公公现在还管登隆街叫‘亮壳子’……”

“亮壳子”是一个老词儿,长沙“老口子”管灯笼叫“亮壳子”。登隆街原来又叫“亮壳子”街,街上有着许许多多制作灯笼的作坊。如今,长沙城新建的地标大楼国金中心就在登隆街的旁边。

如今,“有机更新”这个词,在龙欣口里反复被提及。

“更新”过后的老旧街区繁华依旧,少了杂乱与拥挤,还散发着穿透历史时空的宁静……龙欣说:“这既是改善居民宜居功能的一次充满智慧的‘老屋改造’,也是保留这座城市记忆的一次有价值的努力。”

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了,“点赞”成为记者一路采访过程中湖南城乡居民口中频频提及的“热词”。

“城市是有生命的”

青墙黛瓦,错落有致。这是白果园20号院。

“我在这住了几十年了,现在,我也敢请人到家里做客了。”71岁的周龙生把记者迎进装修一新的客厅,兴奋地介绍他新改造的独立卫生间、厨房。

院里住了7户人家。老周是湖南省机械工业厅的退休职工,打参加工作起就住这里。改造前,年久失修的墙体剥落,各家各户搭建的厨房、厕所和砌起的简陋围墙,使整个院子杂乱不堪,“乌烟瘴气,生活不便,成天都寻思着能搬出去住。”

“现在再也没有人想搬走了。”龙欣介绍,“有机更新”后的这些老旧街区,宜商宜居,几年前登隆街搬走的“一家米粉店”老板,前不久还捎信给她,想什么时候把店重新搬回来。

芙蓉区定王台街道2018年7月正式启动有机更新,东起蔡锷南路、西至黄兴路步行街、南至大古道巷、北至解放路,改造住房2662户,涉及居民5992人,改造历史步道5.6公里,总投资约4.6亿元。

改造后光鲜亮丽的现代楼盘与充满故事的老街道相得益彰,新与旧的碰撞成为长沙独具魅力的一种情怀。

“城市是有生命的。”生长于斯的市民对此感受最强烈。

“原来抬头是一片‘蜘蛛网’,道路更是坑坑洼洼。现在道路平整,电线下地,还弄了绿化,亮化,修建了凉亭,出行方便了,住着舒服了,心情也跟着变好了。”记者采访时,住在长沙市天心区青山祠社区妙高峰60多年的饶碧云说。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

百姓幸福指数常常是在衣食住行的获得感中升级的。

“居民们普遍反映生活更方便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幸福指数更高了。”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街道天台社区主任钟建嬴说,随着许多老旧小区老年居民增多,“上下楼难”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据统计,株洲市80到90年代的老旧小区约4000个单元,其中保守估计3000多个单元适合加装电梯,涉及约15万人的出行。

天台社区园丁小区的居民,率先尝到了电梯上下的“甜头”。

小区建成于2002年,有4个楼栋8个单元112户人家,常住人口43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25人。“以前一天只敢上下楼一两趟,现在一天好几趟,买的家具都很容易搬上去了。”家住小区3栋7楼的住户谢先生说,平时身体原因不便下楼的老邻居,也能经常在楼下碰面了。“多亏了政府的惠民政策,我们每一台电梯政府都补助10万元。”小区业委会主任张正发介绍。

“更方便”正是生息于斯的老百姓对城市发展的期待。

在株洲,200多座“建宁驿站”,还从“方便”出发独辟蹊径方便市民——“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2018年,为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株洲市着力推进学位、车位等“六位”建设,“蹲位”就是其中一项。

“建宁驿站”安装了新风系统、除臭设备,免费提供卫生纸,厕所联网系统的屏幕在进门显眼处显示着蹲位使用情况……最令人叹服的是,去趟公共卫生间,还能顺便查一查社保,买瓶水,借把伞,借本书……

“在‘方便’的时候把很多事情都方便地办了。”在株洲开了20多年出租车的钟杰说,有好几次,外地客人都在车上赞叹“做个株洲人真幸福”。

市民之家与生命通道

日前,李婧婷来到常德市民之家(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领取不动产证。

两天前,李婧婷在窗口只花了15分钟,就办好了所有手续。“两年前帮我父亲办理过不动产证。当时,仅办理就花了两天时间,拿证又等了好几天。”

常德市民之家喊出了“一件事一次办”的口号,承诺简化市民办事流程,为市民提供一条龙、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爽!特别吃惊!”中石化常德分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王珏“光速”办理完营业执照增项相关业务后对记者说,以前可能要跑五六个部门、历时一个月,这次一天就办完了。

政府升级公共服务效率,不仅升级了老百姓的便利感,也让老百姓有了更强的安全感。

采访中,记者在长沙宁乡市医院遇到的刘建军,就是公共服务升级的直接受益者。

57岁的刘建军6月1日19时30分左右突发脑卒中。宁乡市120急救中心设立在流沙河镇的急救点,在“黄金抢救期”将他送到了市中心医院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神经外科主任文帅说,刘建军入院后1个小时完成了抽血和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并成功接受了动脉溶栓治疗。

在过去,入院检查流程都可能长达两三个小时。

采取“1+5+N”举措后,宁乡市中心医院在全市5个乡镇覆盖急救车辆,实现市区急救10分钟、乡村30分钟内到达。作为一家县级市医院,通过公立医院改革,宁乡市人民医院确保了宁乡百万余居民“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良好的医疗服务。

新闻推荐

不负其名守安澜 洞庭“守堤人”名字里的洪水印迹

7月10日,在沅江市琼湖街道,抗洪志愿者黄新田(左一)开挖沟渠。新华社发不负其名守安澜——洞庭“守堤人”名字里的洪水印迹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