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疫情下的北京新高考

澎湃新闻 2020-07-11 14:05 大字

原创 工人日报摄影部 工家视界

◣7月10日17点21分,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考点,考试结束后,考生们在一起合影留念,拍下特殊的毕业照。

2867个考场,49225名考生,4天时间,9门学科……7月10日,作为中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北京新高考改革后的首考落下帷幕。受新发地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次高考也成为了北京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一次“大考”。

◣7月7日,十八中考点,考生正在排队测温进入考场。当日,延期了1个月的2020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这场由全国40万个考场组成,1071万名考生共同参加的考试也成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集体性活动。

◣7月7日,在路边排队等候入场的考生。天气预报显示,当日平均最高气温达33℃。

◣7月7日,十八中考点,考生正在接受体温检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每个考场人数从以往的30人减少到20人,考生必须全程佩戴口罩。

◣7月7日,一名家长在考场外为考生抽取的“上上签”,祝愿他能够取得好成绩。

◣7月7日,在树荫下排队等候入场的考生。这也是自2003年高考改为6月举行后,时隔17年再度迎来7月高考。

7月7日上午7时,距离高考还有两个小时,位于丰台区的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以下简称“十八中”)高考考点门前已经有考生到达。时值盛夏,清晨刺眼的阳光已经让人睁不开眼,树荫下、墙角边……早到的考生拿出笔记本、教辅书等复习资料抓紧最后的时间“临阵磨枪”,心疼孩子的家长在一旁摇着辅导机构发放的扇子为他们降温。送考的老师则统一身着红色衣服在考生经过的人行道旁为其加油鼓劲。消毒、测温、查证……8时20分刚过,该考点的400多名考生在考务人员的指挥下,排成四列有序进入考场。在4天的时间里,他们将全程佩戴口罩通过手中的答卷完成这次特殊的“成人礼”。

◣7月7日,几名考生排队时比出胜利的手势为自己加油。

◣7月7日,十八中考点的考务人员帮助一名行动不便的考生进入考场。

◣7月9日,思想政治考试科目结束后,天上下起了小雨,一名考生走出考场寻找家长。

◣7月9日,考试结束后,一名家长撑着雨伞迎接自己的孩子。

◣7月4日,十八中高三的年级组长甄兆敏特意来到一间教室与考生和家长开了考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

7月4日,距离北京新高考还有两天。这天下午,十八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在网上如期举行,各学科的负责人和年级组长逐一通过PPT为考生和家长做了考前叮嘱。“孩子们,大家都把视频打开,我们来拍一张特殊的合影。”十八中的一间教室里,作为生物老师兼年级组长的甄兆敏独自坐在讲台上,看着空空的教室,按下了截屏键。“已经记不清带过多少毕业班了,但这次应该是最难忘的一次。”据了解,北京市今年总计有132个考点校,2867个高考考场,因为高考改革,考期也从原来的2天改为4天。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每个考场人数从以往的30人减少到20人,每个考场增设一名防疫副主考,负责疫情防控的常规工作和突发情况处置。而所有的考务人员也必须在考前一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7月2日中午,居家复习的马宇涵正通过平板电脑在复习功课。高考临近,父母并没有为他准备特别的饮食,“一切照常”。

◣7月2日下午,马宇涵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体育馆里打羽毛球。居家期间,马宇涵每天下午会进行30分钟的体育活动。

◣7月3日,居家学习的刘嘉正一个人在家里上网课。为了适应高考的节奏,他把各科的复习时间按照高考时的安排制定。

◣7月3日,在刘嘉正的卧室里,语、数、外、理、化、地6门学科的复习资料依次排放,方便取阅。

每天一起床,刘嘉正还是会换上往常上学时的篮球鞋在家学习。在他的卧室里,语、数、外、理、化、地6门学科的复习资料依次排放。为了适应高考的节奏,他把各科的复习时间按照高考时的安排制定。成绩一向优异的刘嘉正曾是学生会主席,居家复习期间他和要好的几名同学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会定时对当天复习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讨论。

7月6日,高考前一天晚上,在与十八中一墙之隔的一家酒店内,考生赵家毅的父亲拎着大包小包走进房间。与以往在酒店住宿不同,这次行李箱里带得最多的是赵家毅各科的复习资料。一进房间,赵家毅的父亲便忙活了起来。查看窗户隔音、调节空调温度,因为房间内灯光偏暗,他又特意跑到楼下,从车里取出早已备好的护眼台灯供赵家毅复习使用。“我想给他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赵家毅的父亲说,因为自己家离考点比较远,又赶上雨季,为减少路上来回的奔波,他早早就预定了这家酒店。

◣7月6日晚,在与十八中一墙之隔的一家酒店内,考生赵家毅的父亲专门为他带了一盏台灯供他复习使用。

◣7月2日上午,十八中的一间办公室内,高三语文老师胡人杰正通过网络帮助考生复习知识点。

◣7月2日,十八中的一间办公室内,一名老师正通过手机软件为学生批改作业。

◣7月2日,十八中的一间高三教室内,高三学生离校时在黑板上留下的倒计时。6月17日,北京市高三年级复课51天后,又停止到校上课,恢复线上教学。

◣7月3日,十八中的楼道内,高三数学老师王亚辉经过一处模拟考试表彰榜。

7月1日,距离北京新高考还有5天。已近晚上11时,高三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的王亚辉接到了考生李静(化名)打来的电话。随着高考的临近,成绩一向很好的李静却连日来信心不足,觉得距离自己的目标大学越来越远。接起电话后,听筒里的哭泣声,并没有让王亚辉觉得惊慌,反而让她悬着心放了下来。有着15年教龄的王亚辉说 “如果有考生愿意和我交流,我就有办法帮她理顺。我最担心那种有事自己憋着,不愿敞开心扉交流的。”从4月份开始,习惯晚睡的王亚辉经常会在半夜接到班里同学打来的电话。从家庭矛盾到师生关系,从成绩起伏到失眠紧张,小到一道填空题,大到未来的人生规划。面对高三学生的考前焦虑,王亚辉总会耐心地给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王亚辉坦言,这次疫情对考生心理确实是一次磨炼,但这也是生活对他们的一次特殊考验。

◣7月2日,十八中的保洁员正在清扫将要作为高考考场的教室。

◣7月6日上午,北京一家公司的消毒员对十八中考点的22个考场和3个备用考场进行了全面消毒。

◣7月6日,十八中的考务人员正在教学楼门口张贴考场分布图。

◣7月6日,十八中教学主任田燕菊正在为监考老师进行考务培训。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每个考场会增设一名防疫副主考,负责疫情防控的常规工作和突发情况处置。

◣7月1日,丰台区的一处核酸采样点,考务人员正在接受咽拭子采样。

◣7月6日,十八中的监考老师正在检查考场,熟悉相关流程,为第二天的高考做准备。

◣7月6日,十八中考点的工作人员正在拉条幅为迎接第二天的高考做准备。

按照2020年北京新高考时间的安排,7日、8日为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目满分150分。9日、10日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由考生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方式的通知》要求进行折算,每科目满分100分。

记者 王伟伟

编辑 刘金梦

工人日报摄影部微信号 第163次推送

原标题:《疫情下的北京新高考》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半年110场发布背后 深圳如何用公开透明打好战疫?

“经过3年整治,现在深圳1500多个城中村变成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和幸福家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