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云南大理记录到彩鹮自然繁殖

四川日报 2020-07-11 06:47 大字

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彩鹮和幼鸟(6月17日摄)。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昆明7月10日电(记者赵珮然)近日,数只珍稀物种彩鹮现身云南大理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通过跟踪监测发现彩鹮在剑湖湿地自然繁殖,并成功孵化出3只幼鸟。

彩鹮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和亚洲,由于曾连续多年未在我国观测到这种鸟类,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许多专家学者曾认为其在中国绝迹。

今年6月初,剑湖湿地管护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过程中首次发现了8只彩鹮的踪影。科研人员通过跟踪监测和对彩鹮行为的观察分析,确定已有彩鹮在该湿地鹭类繁殖区域进行了繁殖,并在彩鹮的鸟巢发现了3只幼鸟。

“这是云南省第一次记录到彩鹮自然繁殖的信息,这种信息在国内非常少见。”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伍和启博士介绍,彩鹮繁殖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彩鹮通常在春季成群营巢,每窝产卵3至5枚。此次记录到彩鹮的繁殖信息,对下一步开展彩鹮研究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江西鄱阳安置点的夜晚

7月9日,小朋友在安置点里吃饭。当日,江西鄱阳县鄱阳镇因洪水受灾的村民被转移到多个集中安置点。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