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上海:已全面落实非现场交通违法异地处理

澎湃新闻 2020-07-10 10:50 大字

7月10日11点,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总队长邢培毅介绍上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关情况 。

陈臻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市民需求优化交通管理、简化办事流程。

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非现场交通违法异地处理。按照公安部部署,上海公安机关已全面落实非现场交通违法异地处理政策,即驾驶人对交通违法行为事实无异议的,无论哪里核发的机动车号牌或哪里发生的交通违法,可以在上海任何违法审理“窗口”处理。二是聚焦民生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疫情期间,为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增设的道路停车场51处、泊位1800个将继续延用。此外,今年还将会同市交通委,在中心城区大型公共场所及道路新增出租车候客点100个。

陈臻表示,停车难问题是个静态交通问题,和动态交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车辆无处停放,只能在道路上来回兜圈子,增加道路通行压力;另一方面,设置路内车位,则减少有效通行资源,同样容易影响交通。本市停车政策为“配建为主、公共为辅、道路为补”,即道路停车场定位为缓解停车难的临时性过渡措施,以及停车设施的补充。截至2019年底,本市中心城区共设有道路停车场1796处,泊位约4.7万个。其中夜间和时段性等道路停车场近900处,约3.4万余个泊位。

疫情期间,公安部门为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先后分3批共增设125处道路停车场。随着本市复产复工的全面推进,道路通行压力逐步增大,公共交通的流量逐步上升,大部分路外公共停车场也已对外开放,公安部门综合考虑市民停车需求以及道路实际通行能力,对疫情临时停车场进行优化调整。经排摸仍可继续延用的临时道路停车场有51处,合计1800个泊位,其余74处临时道路停车场合计2566个泊位已不适宜继续,将恢复通行功能,从而释放道路资源,提升通行能力。三是不断拓展便民服务手段。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工作,向派出所“综合窗口”下放车驾管、交通违法审理等交通管理业务,逐步在全市范围实现交通违法申诉等业务的一窗受理。不断完善“交管12123”、“上海交警APP”、“车管到家”、“快处易赔”等“互联网+”集群,优化、简化车驾管业务流程。着力建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网”,这“两张网”是城市治理的“牛鼻子”,也是推动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驱动力量。科技创新赋能,精细管理提效,上海公安机关将不断提升交通管理服务的能力水平,练就更加智能、更加精细的城市治理“绣花功夫”,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营造更安全、更有序、更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古代学生放暑假吗? 这个真没有

暑假马上就到了,中小学生即将放假休息,那在古代,孩子们是否也有假期?难道他们真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地日日苦读?私塾等旧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