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留在心中的一幅画 □张国旺

蚌埠日报 2020-07-02 07:36 大字

我不是画家,但我可以不用画笔就能勾勒一幅画:一个满目萧然的深秋,太阳将自己紧紧包裹在乌云里,空旷的天空下一片灰蒙蒙的,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小小的村落。一条细细窄窄的灰色土路似蚯蚓一样蜿蜒至村口,村口凹凸不平的小土堆旁密密麻麻地长满了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荒草。一棵看起来已有历史年头的老树此时光秃秃地守在村口,有气无力的老树上还残留着几根朽枝,一阵大风,就会断落下来。

老树下站着一个人,她一只手紧紧扶住树干,另一只手横遮在眼睛的上方,呈敬礼状。她的手古铜色,形如枯树皮。瘦小的身体微微前倾,单薄的衣服随风抖动,褶皱一圈圈盘旋在她微微发颤的身体上。她靠近树的手抓得更紧了,不时地调整站稳身子。风卷起她花白的头发,一缕缕贴在她饱经沧桑的脸上。她不停地用手拂去,专注地盯着乡村公路,生怕错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

母亲把自己的青春都播撒在农村老家的土地上,没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属”的田园诗意和浪漫。解放初期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不对等分配,即便是肥沃的土地也只能发出痛苦的呻吟。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来说,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全部依赖于土地的收成。收成再好也只能勉强解决一家人的温饱。由于家里劳动力少,再加上我们兄妹五人因为年幼上学,不仅不能帮衬干农活,除了张嘴吃饭,还有很多诸如穿衣、学费等方面的花费,使得本来就家徒四壁的家更是“雪上加霜”。我现在理解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除了没日没夜的不停劳作,任劳任怨的母亲拖着她虚弱的身体精心地喂了几头猪。用母亲的话说养猪就是“零钱聚整钱”的营生,好不容易到年底把猪卖了,除去开销已所剩无几。

人勤地不懒。母亲好像一个魔术师,她用一双巧手栽种了黄瓜、西红柿等高产蔬菜,又学会用黄豆做豆芽,还养了一群鸡。这些可不是普通意义下的栽种与喂养,在当时食不果腹的年代都是用来维持生命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勤俭持家的母亲总能变着法子陪伴我们苦中作乐。她咬紧牙关,把苦往自己肚里咽,在我们面前,总也寻不到她一丝苦闷与懊丧的痕迹。相反,生活的艰辛使她变得更坚强。她就好似不知疲倦的陀螺连轴转,不知停歇。靠着母亲的勤劳能干,我们家度过了那段忍饥挨饿的艰难时光。

贫瘠的黄土地抑制不住泥土的芳香。改革的春风吹醒了老家这片土地,新的思想观念即将破壳而出。除了向土地要效益,母亲果断地决定,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为建筑工地跑运输。虽然很辛苦,但是努力就有回报,经过几年打拼,我们家不仅购置了让村民们羡慕的电视机、录音机等在当时看来很时髦的电器,而且还盖起了四间大平房。事实证明: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正是母亲灵活的思维转变,从而改变了我家一贫如洗的状况。

一字不识的母亲,虽然没有文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但是她看待事物的眼光却具有前瞻性。因为她深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她清楚地了解思想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用母亲当时的话说:“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由于母亲的开明,我们兄妹五人都相继上了学,相继跳出了农门。

现在,我们都成家立业了,母亲也老了。但一到周末,她还是习惯站在村口等,等我们回去吃她亲手做的饭菜,等我们回去带走她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咸菜,“等待”也就成为母亲一周来最重要的工作安排。我行踪不定,有时突然袭击,母亲却从未缺席。我不知道,为了每次的团聚,颤颤巍巍的母亲总要来来回回走到村口观望数遍,不断地在失望和希望之间徘徊辗转。村口离我家一公里左右,母亲的腿有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刺,每一次的艰难行走,疼痛都似钢针扎在她的腿上,刺在她的心里,让她直冒冷汗。虽然路不算太远,但对于步履蹒跚的她来说每次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坚持,坚强的母亲每次都佝偻着身体,艰难地挪动那两条好似灌了铅的腿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从不说疼说累。对于我的每次嗔怪,她都不以为然。

我是家中老幺,父母中年得子生下了我,对我是疼爱有加。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十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肝炎不幸降临到我身上,那时我每天浑身有气无力,昏昏噩噩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痛苦万分。母亲便没日没夜地守在我的身边精心照顾我。为增强我的体质,生性胆小的她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冒雨去危险的深河里捉鱼。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泥泞的小道,由于心急路滑,她不断地摔倒爬起、爬起又摔倒,泥水糊满了她褴褛的衣衫,雨水淋湿了她凌乱的头发。她一瘸一拐地回到家,迅速把鱼打理洗净,做成鱼汤鸡蛋面给我增加营养,自己却累倒在一旁......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我身体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她却满目憔悴,消瘦了一大圈。

母亲把能付出的都付出了,留给自己的是一身的病,她现在生活不能自理。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也不易。母亲不愿意到城市生活,不愿意让我们服侍。她和爸爸在老家相守生活,享受宁静。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让我非常庆幸能成为她的孩子。母亲最大的成功,就是尊重知识,培养了我们懂得孝顺,教会了我们坚强乐观,熏陶了我们与人为善、心怀感恩。

在我的脑海,不用按下“保存”,就能留住母亲在村口老树下等待子女归家的图画,一幅思念的画、牵挂的画、关爱的画。

新闻推荐

堵上这些防疫漏洞外卖能吃得更放心

抗疫期间,外卖、快递已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刚需”。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截至6月27日24时,北京市主要品牌寄递企业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