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度高温的熔炉前为冷兵器续命 他的宝剑能“吹毛断发”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这大概是对一把剑最好的形容。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剑被赋予了神圣的文化,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
剑一直都是神秘的存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像干将,莫邪这样的铸剑师。
古代史书对剑的着墨,
也远胜其他兵器,
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在曾经那个还没有枪林弹雨的时代,
金戈铁马、白刃相接,
冷兵器之间的碰撞是最纯粹的较量。
而现在,
我们面临的更多是城市中的凡尘与喧嚣。
但依旧有人怀揣着自己的侠客之心,
在“刀光剑影”中敲打着自己的梦想。
孙建军
孙建军,汉族,1978年出生,湖北孝昌人,京城著名刀剑铸造艺术大师。他打造的刀和剑能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传承和发扬了中国千年的铸刀和铸剑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今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孙建军出生在铁匠世家,
生活在清末的曾祖父是铸造刀剑的高手,
他的祖父擅长打造剪子,菜刀等生活用具,
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
只有三叔继承了祖辈的手艺。
他从小就对打铁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孙建军六七岁时,
他就喜欢用三叔的工具,
锻打一些小刀或剑的模型。
(孙建军在近1000度的熔炉前汗如雨下)
16岁那年,
孙建军被三叔收为徒弟。
平常除了帮三叔打造农具外,
还会利用空余时间钻研刀剑铸造技术。
随着不锈钢的出现,
传统铁器逐渐被淘汰,
孙建军在最初来到北京时,
为了生活他被迫做了建筑工,木工。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集市在做刀剑生意,
才重新拾起了铸剑这门手艺。
在孙建军眼里,
铸剑这条路走的很艰辛,
但也正如铸剑的过程,
只有经过水与火的淬炼,
才能得到一把好剑。
古语讲 " 十年磨一剑 ",
铸剑自古以来就是耐心和细心的产物,
剑坯(剑的胚胎)在铸前需要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中放置一段时间,
每次铸剑都需要几块铁坯同时打造,
最终只能挑最好的铁坯来铸造。
(孙建军小院角落废弃的剑坯)
熔炉中的剑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取出而后敲打,
孙建军会拉扯使剑身温度保持均匀,
而温度高低全凭他多年来的经验进行判断。
(孙建军来回拉扯剑身保持温度的均匀)
在剑身达到一定温度后,
将其从熔炉中迅速取出进行打制,
顿时铁星四溅!
在铁砧上锻打,
铁器中的杂质会被挤出,
密度会增加,
趁着热力打出需要的器型,
再反复锻打烧制,
最后出炉。
(孙建军正在锻打)
之后孙建军会在自制的石磨盘上打磨剑身,
磨刀石需要提前用水泡制数小时,
而后打磨至表面光滑,
否则表面任何小的凹槽都会毁坏宝剑,
前功尽弃。
(孙建军正在打磨剑身)
而铸剑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打磨剑韧!
这种看来一去一回简单机械的动作,
渗透着铸剑师多年的功力,
边打磨边记住每边都磨了多少下。
还需要控制力量大小,
保持两边用力一样。
制造一把锋利的剑,
需要半年的时间打磨,
如果磨刀石掉一小块渣子,
那么剑身就会缺掉一块,
那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
剑也就成为残次品。
由于手工铸剑需要长时间的握锤敲打,
如今孙建军的手筋已经严重撕裂,
他不得不减少工作量,
从以前的一年打几十把剑,
改为现在的一年打三五把。
而面对传承的问题,
孙建军很无奈。
“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愿意学这些东西,
铸剑的过程很辛苦,
他们无法忍受这样的高温环境和锻制过程,
冷兵器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需要有人把这项手艺留存于世 。”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原标题:《在千度高温的熔炉前为冷兵器续命,他的宝剑能“吹毛断发”!》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王养娜她,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中走来;她,从井冈山青松翠柏中走来;她,在延安的窑洞中书写着新中国的未来;她,在新时代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