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开讲:新技术给博物馆带来什么改变
6月27日下午,《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和《中国美育公开课》系列课程分别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和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以直播的方式启动并开启第一讲。《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的第一讲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带来,他讲述了“当代博物馆的变与不变”,并认为新技术在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将发挥特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020年上半年,疫情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全球90%的博物馆(近85000家)因为疫情闭馆,这也成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带来了契机。有统计显示,疫情期间国内博物馆推出的线上资源多达2000多项,浏览和使用人次达5亿,这些数据也表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融合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段勇、安来顺、潘守永、李明斌、郑奕、李丹丹教授共同启动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将围绕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管理、文物收藏、展览策划、博物馆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智慧博物馆、艺术史、文化发展等主题,邀请全国各高校、博物馆、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为文物博物馆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博物馆与艺术爱好者提供多元平台和渠道,满足更多人的研究、学习和休闲需求。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希望“把“公开课”建设成为博物馆学术新思想的孵化器,让专家学者们来此开展理论思考和学术探讨,让年轻学者来此亮相、展示、交流;把公开课建设成为博物馆业务交流的咖啡馆,让博物馆一线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来此分享经验总结与工作感悟;把公开课建设成为享受博物馆的休闲客厅,让广大博物馆爱好者和社会公众来此认识博物馆、熟悉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海报
而《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得以推出,也得益于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在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看来,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学习、生产和生活的所有细胞当中,也为开展活动提供了新的渠道、方式,甚至新的延伸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新的机会和可能,也让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博物馆线上服务,在强调数量和规模同时,它们的文化质量和社会效益问题。唯有如此,我们的这种服务才是可持续而非时髦的,文化的而非营销的。”安来顺说。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海报
在《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开讲前,各家博物馆从2月份就陆续推出云展览和公开课,《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在借鉴各家博物馆经验的基础上,再次整合资源,以一个固定的、成系列的、常态化的、高质量的线上公开课的形式推出。每节公开课都会选在一个博物馆的主题,辐射延伸,主题将不仅涉及博物馆,还将涉及艺术史、文化热点等一切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
段勇向澎湃新闻介绍,计划是体系化、常态化的,初步考虑每周推出一讲,目前讲座排期已经排到今年年底了,而且讲座前都需要提供提纲。除了网络直播外,线下也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和南京、北京的几家场馆固定。参与“公开课”的除了博物馆馆长、知名学者等专家外,也会给中青年的后起之秀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在内容上,一方面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同时也会考虑普通观众的欣赏博物馆的需求。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开讲现场
在简单的启动仪式后,段勇以《守望与超越:当代博物馆的变与不变》为题带来《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的第一讲,在讲座中,段勇提及博物馆一直在变化之中,而人类的技术革命,都对博物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冠疫情,成千上万的“云展览”抚慰着人们焦虑的心情,构成疫情期间一道难忘的亮丽风景。这也预示着新技术在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将发挥特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目前新技术的某些指标已超过人类生理的极限,而虚拟内容至少已经能够满足部分受众的需要或者说已能取代真实本体的部分功能,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沉浸式技术的进步必将使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未来仍然不可预知。上海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直播海报
在上海段的《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启动仪式即第一讲告一段落后,直播频道转到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中国美育公开课》即《美育日报》启动仪式。与《中国博物馆公开课》一样,《中国美育公开课》也是全国首个常态化的美育专业课程公益直播,将从“大美育”的思想理念出发,涵盖美术、音乐、影视、美学等各个方面,按照不同的年龄阶层及需求设置课程主题,打造连续性、专业性、艺术性、权威性的美育综合在线平台。
《中国美育公开课》以一场对谈的形式开讲,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在对谈中,以油画创作经验和美术教育实践经历切入,围绕经典艺术和社会普及美育的关系,以及未来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如何推进支持专业艺术人才发展活动、推动专业美术教育与社会美术教育发展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据悉,《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课程由新华网、上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承办;《中国美育公开课》的组织单位包括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艺术博物馆》杂志、刘海粟美术馆、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
附:段勇以《守望与超越:当代博物馆的变与不变》为题带来《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的第一讲
从博物馆的雏形埃及亚历山大博学院的缪斯神庙到个人收藏馆、公共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博物馆的其定位、作用乃至形态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一个永久性的非营利机构”“向公众开放”“研究、交流和展示人类有形和无形的遗产”,博物馆定义的变化,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和公众需要的积极表现。
“变化”也成为博物馆的关键词,从1980年代以前博物馆主要关注的是藏品征集、保管等基础工作,到2000年左右主要关注建筑场馆、陈列展览等外在形象,再到近20年,关注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等博物馆的功能作用。而如今当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融合,正在深刻影响和重新塑造人类社会,正处于某种临界点的科技当然也会对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载体的博物馆产生深刻影响。
而事实上,人类社会过去发生过的三次技术革命,都对博物馆产生了重大影响。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机械技术革命,与启蒙运动一起推动了近代博物馆理念的诞生和博物馆的兴起;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电力技术革命,与全球化一起推动了传统博物馆类型的普及和完善;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与人工智能等一起正在重塑和改变博物馆的形态及关联关系。“技术”是博物馆理论中的重要角色,一直在藏品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各环节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信息技术给博物馆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改变也是前所未有的,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博物馆的形态、重塑着博物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的关系。
1990年,以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记忆”项目为开端的数字博物馆阶段(或称博物馆数字化)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广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上海博物馆也在此时开启了博物馆数字化的探索;2007年,以“欧洲虚拟博物馆”为标志的虚拟博物馆阶段,得到了“谷歌艺术计划”大力推广,中国多家博物馆也均有加入,这也让脱离实体的博物馆成为可能;2014年以后,以苏州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中国6家博物馆开展试点为标志的智慧博物馆阶段,也将博物馆形态和关联关系全面智慧化。博物馆也从必要的实体“场所”到了可能的虚拟“空间”。
在这次突如其来并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大疫情中,占全球博物馆总数90%的85000家实体博物馆被迫闭馆谢客,其中13%将永久关闭。这是国际博物馆事业的重大损失和巨大挫折。
但是,网上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等却“因祸得福”,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成千上万的“云展览”抚慰着人们焦虑的心情,构成疫情期间一道难忘的亮丽风景。这也预示着新技术在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将发挥特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目前新技术的某些指标已超过人类生理的极限,比如高清影像的像素已超过人眼的分别率;而虚拟内容至少已经能够满足部分受众的需要或者说已能取代真实本体的部分功能,犹如不少球迷追求到现场观看比赛的真实感,但是也有很多球迷满足于在电视机上观看比赛,觉得看得更清楚些。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沉浸式技术的进步必将使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中国博物馆界在新技术应用上,目前整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革命性或颠覆性的新技术究竟会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哪些更广更深的改变,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给出答案。(澎湃新闻记者整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刘恩黎)“失落的黄金国——安第斯文明特展”25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亮相。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秘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