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重落实强服务 让市场主体活起来

广安日报 2020-06-27 00:49 大字

□刘定春

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单位,一头连着经济大动脉,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作为“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保市场主体关系着广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稳住经济基本盘意义重大。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稳住了企业,才能稳住就业、稳住经济。

保市场主体,要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省级、市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惠企“大礼包”,为企业纾困解难。从降低增值税率到减免店铺租金,从降低用电用气价格到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这些举措对于企业来说可谓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各地各部门要“快动作”,提高政策“执行力”,加紧协同联动,把政策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内容、每一个目标对象都进行细化、实化,分解执行,力量下沉、重心下移、靠前服务,让政策快落实、快见效,让企业看得见、办得了、享得到。

保市场主体,要在服务上“做加法”。各相关部门不仅要从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为企业服务的精准度和便利度,形成让企业家心安、创业者心动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还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一线,找到市场主体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打好“主动仗”,坚持送服务上门,落实好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切实当好企业发展的勤务员,精准解决企业的心头烦。

保市场主体,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人工智能、无人配送、网上消费等拥有高新技术的中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表现更加抢眼。这表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动能新技术日益增强,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契机。因此,我们要把握新业态、新消费等新增长点,加快新经济企业培育,促使更多新市场主体成长;广大市场主体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市场变化,练好内功,增强抵御风浪的本领,从眼前的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创造机遇。

新闻推荐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迎来新任总经理

北京新发地市场官网近日公布了一则《新发地宏业投资中心干部任免的通知》:为理顺管理,做好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各项管理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