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记者手记 推行分餐制任重道远

大众日报 2020-06-22 09:37 大字

□ 于新悦

“公筷分餐”的倡议并非新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烹饪协会就多次向全国餐饮业提出“分餐制”改革。2003年的非典疫情后,许多餐厅也主动为食客提供公筷。但受传统就餐习惯等因素影响,分餐制在各地推行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未受到重视的原因不外乎习惯的难以改变,在我国传统合餐制传统中,互相夹菜体现了感情的亲密,亲朋好友聚会时,不少人认为使用公筷公勺会影响餐桌上的热烈气氛,有点“多此一举”。

但习惯必须改变了。不仅是新冠肺炎疫情让推行分餐制刻不容缓,一直以来,人们共餐时,会出现挑食,抢食等不文明现象,这些不文明现象导致染上一些消化道疾病、口腔疾病等细菌病毒的几率增高。例如,中国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非常高,而幽门螺旋杆菌又是胃癌最主要的致病原因。

记者发现,复工复产后,能做到“分餐位上”的饭店并不常见,就餐仍然以菜品整份端上圆桌的模式为主,高档些的饭店会准备公筷公勺公夹,而规模小的饭馆则基本没有。目前推行“分餐制”属于倡议阶段,疫情发生至今也不过四五个月,一些餐饮企业推广公筷公勺效果暂时也不理想,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推行分餐制仍然任重道远。

记者认为,推行分餐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改变观念,真正实现移风易俗,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在饭店、餐厅的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像“光盘行动”一样,让“公勺公筷”深入人心。二是餐饮企业用具的提供应合理有效。“有公筷,但用着用着就混了。”这样尴尬的情况并不罕见,餐饮企业提供的公筷、公勺、公夹应在外表、尺寸、重量等方面有显著特点,以达到提醒消费者的目的。此外,餐饮企业服务人员应加强培训,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据了解,早在周代,“分餐制”就已经在贵族阶层中广泛存在。传统习惯与生活中,有许多先人留下来的智慧遗产,但也有不少习惯需要改变。这需要从自我做起,从家庭餐桌的移风易俗开始,选择“分餐制”这种健康的用餐方式,使用公勺公筷为别人夹菜,于人于己是一种尊重,更是避免一些疾病传播的最佳方式。

新闻推荐

穿越时空的云端音乐会

北京时间20日19时,由中国和埃及两国音乐家联袂演出的交响音乐会拉开帷幕。别开生面的是,中国音乐家身着黑色礼服,在辽宁歌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