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长江路(五)范长江与南京梅园新村
国共谈判时设在梅园新村新闻组内景
◇段瑞明 文/图
笔者一行人于2019年8月2日一早从南昌八一纪念馆出发,经过近600公里行程,赶到南京梅园新村的时候,已接近下午4点。
南京,曾经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在国共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的驻地就在离南京总统府数百米远的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一走进梅园新村,一尊周恩来全身雕像展现在我们面前,他英姿飒爽,目光炯炯,展现出自信、乐观、睿智的伟人风范。
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定。中国共产党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国民党统治集团则试图继续维持其专制体制,战后的国际格局及美苏的对华政策,也要求中国各党派采取政治方式解决国内问题。
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关键时刻,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的和平呼声,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经过43天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2月16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抵达重庆,参加政协会议。1946年1月10日,双方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当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部署,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转赴南京,入驻梅园新村,继续同国民政府代表进行和平谈判。南京谈判是重庆谈判的继续。当时代表团在梅园新村分别住在30号、35号和17号,30号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当年办公和居住的地方。35号是董必武和李维汉、廖承志等在那里工作时的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而17号则是代表团工作人员办公室和居住的地方,建筑面积也最大,由两幢房子组成,有700多平方米共29个房间。当时在梅园新村,共有三位曾担任过新闻发言人,先是宋平,然后是范长江,后来接替范长江的是梅益。
当年范长江等居住在17号。但现在已不能准确分清当时他所住的具体是那个房间了,据后来接替工作的梅益回忆中记载:“到了梅园新村之后,我们不但相识,而且一同工作,住在一起。在梅园新村17号楼二楼临街那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里,我们相处了四个月,这是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其中有住处信息和大概工作时间。“长江和我每天只有到午夜才回到自己房间,我们临睡前的谈话都围绕着当时的斗争形势。”同时对长江工作也有这样的记录:“宋平同志调到东北后,长江同志接替他。新闻处的工作是发布新闻,包括印发新华社电讯,这是党在南京唯一的公开出版物。其次是接待国内外的新闻记者,经常来访的有四五十人。”“长江同志在这个岗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宣传党的政策,透露党的主张,驳斥美蒋的造谣和发布重要消息。”当然少不了和民主党派人士、新闻记者联系和交往。
周恩来于1946年5月3日来到南京梅园新村,直到11月国共谈判最终破裂,周恩来等在这六个多月的时间里与国民党进行交锋,是战、是和,在此时期,南京梅园新村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国共谈判中,中共所有的方针政策、想法主张都是在这里通过新闻发言人来向外界传达的。作为新闻发言人的范长江,为人机敏,思维开阔,以灵活的方式化解一些别有用心的责难,用生动的语言准确表达我党的方针政策。
除了新闻发言人身份外,范长江还要接待各方面的人士和记者,负责新华社南京分社工作。他除了发布新闻外,还要印发新华社电讯,他在审定电讯稿时就与会见各界人士时那谈笑风生的场面完全不同,据当时在梅园新村工作、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的杨兆麟回忆:“此时他静静地坐在办公桌旁边,时而和编辑交换意见,时而凝神沉思,认真地斟酌、推敲,或修改个别文字,或重新拟定标题,使之更加鲜明生动、言简意赅。”
在梅园新村与国民党谈判及与各方面人士的接触,范长江根据所掌握的现象和形势分析,清楚认识到谈判只是国民党蒙蔽大众的幌子。在南京谈判期间,全国人民对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强烈反对,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和上海学生和平促进会组成以马叙伦、胡厥文、雷洁琼等11人的请愿团,于1946年6月23日赴南京请愿。到达南京后在南京下关车站遭到国民党特务团围攻殴打,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下关惨案”。
范长江组织国内外新闻媒体如美联社、合众社、法新社等对此事件进行报道,使国民党在舆论和政治上处于被动。在军事上,国民党发起攻占四平,四平所处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蒋介石命令杜聿明:“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战争,不打到长春不商谈和平”。“四平之战”是南京谈判的重要一役。
毛泽东指示林彪,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四平。在国共谈判中起着关键筹码的四平之战在5月18日以国民党占领四平而结束。在此背景下,无论中共作了多少让步,第三方面尽力调处,人民纷纷请愿,仍然使谈判不能有实质性结果。
范长江在1946年7月9日《新华日报》华中版发表《南京谈判杂述》中就这样写道:“国民党内好战分子需要这一谈判来达成一定无理的政治军事目的,而不是真正的谋取和平。”
果然不出所料,1946年10月15日,国民党单方面组织召开“中华民国国民大会”,暴露出其一党专政的本来面目。国共谈判破裂后,范长江随周恩来一起,撤返延安。
现在的梅园新村,保留了当年周总理在的时候的整个布局,小青瓦房,院子里面还有很多树木,据说还有周恩来和邓颖超亲手栽种的树,至今长势良好,呈现老而弥坚的生命力。
在梅园新村展馆内,还保存着当年的一些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张范长江在这里工作居住时的户籍卡。户籍卡是当时国民政府对代表团成员及其家属进行登记和备案而建立的,主要为了掌握和监视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情况。户籍卡上面有姓名、性别、教育程度、岁数及职务、来南京时间等内容,范长江个人户籍卡的右方贴了他的黑白单人照片,照片上的范长江穿一件白衬衣,袖口挽得很高,整个人显得有些消瘦,但目光深邃、充满睿智。户籍卡的“户主姓名”一栏是当时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
在梅园新村展厅里,还展陈了一块色彩鲜艳的红绸布,布的右上方分别题有“鲁明、林冈同志嘉礼”小字及四个端正严谨的楷书大字“天作之合”。主题字者是中共代表团的主要代表、中国共产党初期创建人之一的董必武,他是为《新华日报》南京办事处工作的中共代表团成员鲁明和林冈结婚时所题写,红绸布则是邓颖超临时剪的。红绸布的右下方有周恩来、邓颖超、陆定一、廖承志、范长江等28人的签名,这些签名者都是当年在梅园新村工作时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及工作人员。在当时的环境下,用这种祝贺方式,体现了当年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成员像大家庭一样和谐温馨,也体现了他们在这里结下的革命情怀和真挚友谊。
范长江在南京梅园新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是他一生中的重要经历。
新闻推荐
近日,哈佛大学“论文”刷屏各社交媒体。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哈佛大学论文通过对武汉几所医院附近交通流量和关键词搜索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