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它已成影响夏季空气质量 的首要污染物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9日发布消息称,未来三天(6月10日至12日),我国华北中南部将出现臭氧轻至中度污染过程。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日前表示,臭氧已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城市臭氧浓度同比上升6.5%。
事实上,随着污染程度加深和范围扩大,几年前还鲜为人知的臭氧污染,已经与PM2.5污染一起被列入“蓝天保卫战”需要重点攻克的两大污染。
臭氧污染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罪魁祸首”
臭氧是一种有鱼腥味的淡蓝色气体。在高空中,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的功能,但在接近地面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被称为“高空卫士、低空杀手”。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和损伤上;其中,65岁以上老人、学龄前儿童、运动人群及女性所受影响更大。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说,除了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臭氧浓度过高还会影响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利用,导致农业减产,不利于粮食生产安全。
据悉,地面臭氧大部分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在高温、日照充足、空气干燥条件下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
近年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臭氧浓度却逐年上升。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城市臭氧平均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全国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一级为100微克/立方米,二级为160微克/立方米。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此前表示,2019年7至9月,全国多个省份出现高温少雨的气象条件,导致臭氧浓度同比大幅提升,超标天数明显增加。今年夏天如果再出现类似气象条件,将对完成优良天数比率目标带来较大影响,绝不能掉以轻心。
王跃思说,在某些时间段和区域,臭氧已超过PM2.5,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雷宇表示,近几年,臭氧污染的整体发展,集中表现为浓度持续升高、轻度污染为主、区域性特征明显。
臭氧污染日趋严重的原因
为什么近年来臭氧污染愈发严重?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形成臭氧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来源复杂,前者主要来自机动车、发电厂、工业窑炉等排放源,而后者的排放源包括喷漆、餐饮油烟、机动车排放等。
刘炳江称,近年来,高架源的氮氧化物治理有一定成效,但移动源和大量工业炉窑排放下降不显著。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来源多、分散,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且治理基础薄弱,成效不是很明显。
此外,强日照、高气温、少云量、弱风力、少降雨等不利气象条件,会加速光化学反应,造成臭氧浓度超标。
值得关注的还有全球臭氧背景值的提升。柏仇勇解释称,近年来,全球臭氧背景浓度呈增长趋势,年均上升1微克左右,这主要与全球气候变暖、人为污染排放,以及区域大范围传输等因素有关。
另外,王跃思说,当大气中PM2.5浓度显著下降时,会导致光辐射增强、臭氧消耗减少,也会加剧臭氧污染。
控制臭氧污染要做到时间、空间、行业“三精准”
据了解,对于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各地存在源头控制力度不足、无组织排放突出、治污设施简易低效、运行管理不规范、监测监控不到位等问题。
在氮氧化物减排方面,彭应登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机动车的使用。“特别是应减少柴油车的使用量。不过,如何在百姓出行需求和环保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需要加强探索。”
针对治理中的难点问题,生态环境部日前表示,将会针对臭氧污染开展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行动。
刘炳江表示,控制臭氧污染要做到时间精准、空间精准、行业精准。时间上聚焦臭氧污染严重的夏季,即6至9月份;空间上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行业上聚焦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
记者了解到,各地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如广东省通过对重点企业现场帮扶、遥感监测超标柴油车等方式,加强重点区域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山西通过防范泄漏、强化执法、合理作业、加强监测等举措,推进臭氧污染治理工作。
彭应登表示,城市与城市之间存在传输影响,仅靠控制一个城市不能达到区域臭氧污染治理的明显效果,必须形成区域联动和协同防控机制。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永波说:“一方面要加强与PM2.5的协同治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治理。”
普通公众该如何防范臭氧污染对身体的损害?柏仇勇说,臭氧超标时段一般集中在午后气温较高、阳光较强时,在此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王跃思建议,患有呼吸道或基础性疾病、运动人群尽量不要在臭氧污染严重时段外出活动。夏季跑步最好选择清晨6时至8时,开窗通风也尽量不要选择中午。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胡竹峰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与气候风俗相关联。譬如稻米,在南方是一日三餐的主角,在北方,却是日常生活的客串。面食在南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