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南京大学研究揭示长三角和京津冀重霾污染存在跨界传输

中国科学报 2020-06-11 08:56 大字

中国科学报 图

中国科学报 图

近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省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丁爱军与符淙斌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秋冬季重霾污染通过相互作用增强跨界传输的新机制,同时提出了减缓这种区域相互影响以实现科学治霾的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重污染发生期间,弄清污染的跨界传输和局地贡献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对于科学采取恰当措施、实现“精准治霾”尤为重要。”丁爱军告诉《中国科学报》。

研究发现,具有较强太阳辐射吸收特性的黑碳气溶胶的区域性排放可被快速输送至京津冀的边界层上层,通过气溶胶—边界层的相互作用改变京津冀地区的气象条件,加剧静稳天气的形成(即边界层上层增暖、下层降温的“穹顶效应”);同时边界层内因降温所导致的相对湿度增加又显著促进二次颗粒物的生成,从而加剧了华北污染;在随后的冷锋影响下,区域性重霾又南下影响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整个东部地区。

研究发现2013年以来有18个类似的区域尺度重污染时间可用该机制进行解释。对长三角而言,同样的减排强度,只要使减排时间点比正常预报重霾出现时间提前两天,不仅可以减轻华北地区的污染,也有助于对随后长距离传输的重污染过程进行削峰。

该研究首次发现在上千公里的空间尺度上,垂直方向的空气污染—大气边界层反馈过程可以与大尺度天气过程发生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增强区域间的污染传输。这也证明了我国独特环境条件下大气复合污染成因的复杂性和非线性。

研究结果提示,未来大气复合污染既需要进一步加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同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计算机模式的物理化学过程提高空气质量预报时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治霾、精准治霾”。 

(原标题:长三角和京津冀重霾污染存在跨界传输)(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重庆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为湖北省输入

@重庆日报6月11日消息,6月11日,记者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获悉,6月10日0—24时,重庆市本地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报告,无境外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