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张爱玲与杨绛:两位才女 两种出路 殊途同归

澎湃新闻 2020-06-10 09:27 大字

原创 笋思 十点人物志  

自古文人多相轻,民国才女中的“顶级流量”——张爱玲与杨绛也不例外。

2016年杨绛逝世后,她的出版社老友钟叔河公布了与她来往的书信,其中一封写于2010年的书信谈及张爱玲时,杨绛如此写道:

“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同学都看不起她。”

“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她笔下的女人,都是性饥渴者……在我,汉奸是敌人,对汉奸概不宽容。'大东亚共荣圈”中人,我们都看不入眼。”

“夏志清很看重张爱玲,但是他后来对钱锺书说,在美初见张爱玲,吓了一跳,她举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现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样美了。我没有见过她。”

言语之间,有对外貌着装的意见,对文笔风格的评判,也有对文学史地位的质疑,直白到让人大跌眼镜。

▲ 杨绛与钟叔河的往来书信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80年代张爱玲看过杨绛的《干校六记》后,对这部作品评价颇高,不禁称赞 “杨绛“六记”真好,那么冲淡幽默,而有昏蒙怪异的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

两人的人生本无太多纠葛,为何互评态度截然不同?

其实,杨绛对张爱玲的“看不上眼”,自有其原因。

 

孤岛冷暖

两人在时空上的唯一交集,是曾共同生活于40年代沦陷区的上海。

上海沦陷后,杨绛过得很不如意。

战时生计艰难,读书人工作更不好找,清华高材生的她只得去给上海郊区一所小学代课,因为学校每月会发三斗米。

▲ 杨绛年轻时

一日乘电车过黄浦江去上课,乘客照例需全体起立“迎接”日本兵的检查,杨绛起身稍稍慢了些,一个士兵走到她面前,用食指在她颔下猛地一抬。

大家闺秀哪里受过这等委屈,杨绛顿时大怒,咬牙切齿地冲日本人喊道:“岂有此理?!”

……车上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同车厢的上海小市民个个惊慌失措,这年头,还敢有人吼日本人呐?

那日本士兵可能也被惊到了,在与杨绛面对面僵持一会儿后,反倒悻悻然下了车,走了。等电车重新开动,躲过一劫的其他乘客纷纷上前数落杨绛:

“啊唷!啊唷!侬哪能格?发痴啦?”

杨绛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差点没闯大祸。

▲ 杨绛与钱钟书

此时她一定想起了三姑母杨荫榆的悲惨遭遇:

四年前家乡苏州沦陷,日本人进驻城中作威作福。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杨荫榆通晓日语,每每与士兵据理力争,因此遭人忌恨。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把杨荫榆骗出家门,在一座桥上,一个士兵向她开了一枪,另一个随后将之抛入河中。看到杨荫榆还在水中游泳,竟又连着朝水里开几枪,残忍地将她杀害。

家族与侵略者有不共戴天之仇,而杨绛差点重蹈覆辙。自此之后,她再也不敢乘坐电车。

除了代课之外,杨绛在上海沦陷时期谋过的生还有:给广东富商的女儿当家庭教师、当女校校长应付地痞瘪三、业余时间写剧本……

赚到的钱却总是不多,她会像上海弄堂里的妇人一样,抢紧俏的大米,把煤厂不要的煤末子“视为至宝”。

种种窘迫,大致如此。

▲ 杨绛与钱钟书

杨绛落魄的时候,也是张爱玲最风光的时候。  

1943年,在周瘦鹃力捧下,年仅23岁的张爱玲以《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此后“月月小说问世,篇篇震动文坛”,风头一时无两。

挣最多的稿费,买最华美的衣服,二十出头的张爱玲可能是上海滩最快乐的女人。

日伪政权下局势变幻莫测,前辈郑振铎、柯灵等人劝她稍且收敛锋芒,“不要良莠不齐地四处发表作品,以防中了某些政治圈套”。谁料张爱玲大大方方回答,出名要趁早,不仅不收敛,反而催促出版社“趁热打铁”出版她的小说集。

▲ 张爱玲的“奇装异服”

众所周知,张爱玲是李鸿章后人,自小成长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族。母亲离婚后出走家庭,父亲与后母待她不好,经常受到打骂。

在一次逃离后,她搬去与母亲及姑姑同住,又在她们的帮助下赴香港大学读书,后来因战争中断学业返回上海,没钱继续读书,生活日益拮据的情况下才选择“卖文为生”。

家庭于杨绛而言是港湾和依靠,而对张爱玲来说,则是急于挣脱的黑洞。童年阴影、亲情淡漠、窘迫缺钱,她人生中的不愉快大多来源于此,也因此形成天性冷淡、怀疑一切的性格。

与此相反的,她也没有像杨绛那样亲历过战争带来的刻骨痛楚。这种成长背景下,所谓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于她是淡漠和无感的。

所以她可以没有包袱地写“政治不正确”的《色戒》,也可以和污点文人胡兰成谈情说爱。

▲ 张爱玲与胡兰成

如《倾城之恋》中“大时代的崩塌成全小人物的爱情”的主题,战争阴云下,上海特殊的孤岛时期文学反而成全了张爱玲的“传奇”故事:

她不写抗战文艺,也不写避世的消闲文学,独树一帜,注目于战事之外的凡人琐事,怨偶姻缘之间,又集古典佳韵、现代风情于一身。

张爱玲的小说一时风靡,身在上海的杨绛想必是看过的。那时她正全力辅佐钱锺书创作《围城》,替他挡下了家中大小琐事,好让丈夫腾出时间安心写作。

一样的才女,迥然的处境。

在上海的这几年,钱杨夫妇坚守“文人气节”,仅与李健吾、傅雷、陈麟瑞等左翼爱国知识分子交往,自述与“大东亚共荣圈”里的作家泾渭分明、不相往来。

▲ “我们仨”

大抵是张爱玲出名时锋芒毕露,写出来的作品又缺乏“家国意识”,加之与胡兰成有感情问题,让杨绛觉得她是“共荣圈”中人,因此才有了“意境卑下”、“性饥渴者”、“看不入眼”等评语。

但深究张爱玲的生平与作品不难发现,杨绛其实误解了张爱玲。张爱玲对政治的态度是天然疏离,任何一方的立场,她都直冲保持警惕和怀疑。

倘若张爱玲真如杨绛所说是“大东亚共荣圈”中人,恐怕她也不会平安无事地待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

说到底,杨绛对张爱玲的不满,其实是一个文学的价值取向问题——文学是否承载社会功用?承载何种社会功用?

这是一个永远都辩论不出结果的问题。

 

殊途同归

除去文学范畴内的“看不入眼”,杨绛对张爱玲的偏见还有一部分来自私人因素。

杨绛比张爱玲大9岁,如杨绛在信中所说,“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她们俩不是同一辈人。正统大家族出来的大家闺秀,对晚辈的“奇装异服”看不惯是很正常的。

而张爱玲是谁呢?是一个会将人生第一笔稿费拿来买口红的早熟少女。

▲ 张爱玲(左)少女时期

后来如夏志清高捧张爱玲,不免带着读者仰视前辈大师的尊敬,而杨绛与张爱玲属同时代生人,祛魅之后再来看一个比自己小的女孩异于常人的穿衣打扮,有这样的评价也不足为奇。

但在没有见过本人的情况下,就武断地说张爱玲“相貌难看”、“举止不自然”,杨绛在此就稍显刻薄了。毕竟两人外貌如何,有真实相片为证,大家见过后有自有判断。

杨绛不喜欢的另一重原因,也可能和傅雷有关。

傅雷一家与钱杨夫妇在上海时住得很近,两家往来频繁、互为挚友,而张爱玲与傅雷颇有恩怨。

1944年,张爱玲极速走红后,傅雷曾化名迅雨发表过一篇名为《论张爱玲的小说》的文学评论,文中先是盛情褒奖了《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然后笔锋一转,对《倾城之恋》、《连环套》等提出了批评。

作为新人的张爱玲也实在是显得“不通人情”、不够圆滑,随即发表一篇《自己的文章》针锋相对,文章主旨不外乎四字箴言——关你屁事。

直到张爱玲到了香港后,她才从宋淇那得知,“迅雨”就是大名鼎鼎的傅雷。

▲ 傅雷

此外,张爱玲还发表过一篇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的朋友殷宝滟爱上了有妇之夫罗教授的故事。小说的最后,殷宝滟听从“我”的建议,离开了上海去内地嫁人。

小说中罗教授的原型正是傅雷,殷宝滟的原型则是张爱玲的好友成家榴,当时傅家与成家住得很近,距离杨绛和钱锺书家也不远。

傅雷和成家榴的恋情虽然是真,但也经不起外人这样评议戏说一番。小说发表后,成家榴当即与张爱玲断绝了关系。

四十年后回忆起此事,张爱玲罕见地自我反省,认为这篇小说“写得不好,而且是写傅雷的,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地去嫁了空军,很快离婚,我听见了非常懊悔。”

以上张爱玲与傅雷“作对”的行为,杨绛一定也有所耳闻。这位让老友难堪的年轻女作家,一定不太讨杨绛的喜欢。

▲ 傅雷夫妇

然则无论是从外甥女那听说,还是通过傅雷间接了解,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细节了。

当战争结束,当上海的孤岛时期过去,两位才女选择了不同的路,从此决定了她们分叉的后半生。

上海解放后,张爱玲选择留下,但属于她的上海时代已经过去了。

1950年,她以“梁京”的名字出席了上海市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坐在后排,旗袍外面罩了件网眼的白绒线衫,在男女一律的蓝布和灰中山装中格格不入。

而“梁京”笔下小说《十八春》的结尾,男女主人公纷纷投身革命,去东北参加建设,也不再是《传奇》中男男女女的模样。

两年后,张爱玲以“继续因战事而中断的学业”为由从上海到香港,5年后飞赴美国定居,从此再无踏上上海的土地。

在美国,她将《十八春》改名为《半生缘》,删去了结尾沈世钧、顾曼桢等去东北的部分。

美国的异域环境里,张爱玲无法写出如二十几岁时轰动的作品,仅靠翻译与大学研究员的身份营生,晚年主要以四十年代小说的版税维持生计。

▲ 晚年的张爱玲

1995年,她独自逝世于美国洛杉矶一个公寓中。

在中国文坛,张爱玲这个曾经响彻云霄的名字,一度销声匿迹三十多年。

当年傅雷评价张爱玲小说的那篇文章最后,曾引用一位外国人说起“张爱玲热”时的原话:“奇迹在中国不算稀奇,可是都没有好收场。”

孤岛之后的张爱玲,虽然不能算“没有好收场”,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语成谶。

上海解放后,杨绛也选择留下。她在《我们仨》中写道说:

“郑振铎、吴晗同志,都曾劝我们安心等待解放,共产党是重视知识分子的。……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然而此后二十多年,她在历次运动中受尽磨难,也亲眼见证傅雷等老友相继离去。她与钱锺书的感情,在苦难当中也愈发显得珍贵。

等到走过苦难,钱杨两人在神坛上被人越捧越高,然则“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90年代钱锺书钱瑗相继离世后,杨绛多年深居简出,埋头整理夫妻二人的研究成果。

▲ 晚年的杨绛

2016年,张爱玲去世21 年后,105岁的杨绛也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社交媒体鼎盛的年代,人们用一段据称是杨绛名言的话术刷屏缅怀她的离去: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后来被证实,这段鸡汤话语并非杨绛所言,也让她的离世演变为一场大型刻奇。

两位才女,两种出路,最终殊途同归。

END

1961年前后,杨绛和钱锺书正饱受各种运动之苦,张爱玲在美国得不到好的机会,大家的生活一样惨淡。

这一年,一位叫夏志清的研究学者完成了一本叫《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拓荒巨著。这本书一反大多数权威学术著作,史无前例地将钱锺书、张爱玲、沈从文三人列为中国近现代作家中第一等的位置。

在此之前,三位作家在文学长河中几乎被人忽视和遗忘。

从此之后,钱锺书与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才开始被人所熟知。张爱玲成为了众人崇拜的“祖师奶奶”,杨绛则因丈夫钱锺书,成为了人们口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盛名之下,日后围绕在她们身边的争议与追捧,也统统由此而来。

部分参考资料:

1.罗银胜《杨绛传》

2.王蕙玲《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3.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4.丘彦明《人情之美》

5.王平《用生命之火取暖———杨绛致钟叔河信两封》

图片来源:网络

新闻推荐

积极做好相关工作 大力推动达钢搬迁转型发展 郭亨孝主持召开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第十六次会议

本报讯6月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主持召开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暨达钢搬迁指挥部第十六次会议,听取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