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学者黄日涵:我在疫情中看到新青年的最佳气质
“80后”学者黄日涵: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柳青
看本文视频扫二维码
“这次疫情中,‘90后’\‘00后’表现出的责任感和担当非常明显。我觉得他们体现出的中国年轻一代的最佳气质,就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谈到疫情中的新青年,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黄日涵副教授说,“责任感”是他最为看重的特质。
作为一名“80后”学者,黄日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屡屡“出圈”。疫情暴发早期,他曾多方联络,为援鄂医疗队协调生活物资。2月初,黄日涵就已复工,频频在主流媒体上科普和辟谣。除此之外,他还是勤奋的内容生产者,已是百万粉丝、亿级流量的视频博主。
作为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应福建团省委邀请,黄日涵直播了一堂主题示范团课,题目是《疫情影响之下世界格局变化和青年的应对》。这堂直播团课收看人数突破610万,超过福建省团员总数近一倍。黄日涵说,“应该算是破圈层了”。
“疫情对很多人的影响很大,未来要接受的考验也非常多,在变化中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机遇?”这是黄日涵常常思索的,也是身体力行的。他认为,对新青年来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要能适应时代改变,迸发出更大活力。”
占领短视频“新阵地”
2020年除夕,黄日涵看到春晚里致敬抗疫医务人员的节目,开始考虑“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自己能做点什么?”
没过多久,一位媒体朋友找到他,“上海医疗队在武汉吃饭的问题当时没完全解决好,问我能不能对接一下。”那是武汉物资最为紧张的阶段,后来武汉当地政府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黄日涵也多方联系、求助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为医院送去了微波炉和新鲜水果。此后,他又联系在武汉的学者和律师朋友,动员自己的粉丝,“建了一个群,像互助小组那样。当时有很多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要捐赠,都联系我们帮忙协调。”
疫情初期,黄日涵只能宅在北京,“我觉得在这样的时刻,还是应该做点事。”于是,除了为武汉协调抗疫物资,他回到了熟悉的媒体“评论席”上。
黄日涵回忆,复工第一天,他特意坐了地铁,“我觉得在那个时刻,至少得有些感受。北京地铁里空无一人,整个车厢可能就你一个人。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在这样直观的“冲击”下,他一次次出现在公共媒体平台,“广播电视、互联网上都要发声,你需要把想到的、知道的告诉大家。”
3月13日,黄日涵的个人视频栏目《巧舌如黄》上新。之后,栏目保持日更频率。他说,从找选题到录制都是自己完成,“有时还要自己剪视频”。
这期节目发出后的一个多月,《巧舌如黄》视频总流量破亿。截至记者发稿时,“黄日涵副教授”在今日头条上的粉丝超过了80万。
作为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应共青团福建省委邀请,“五四”青年节前夕,黄日涵直播了一堂主题示范团课,题目是《疫情影响之下世界格局变化和青年的应对》。
除此之外,黄日涵还多次参加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等组织的直播授课,“今年应该是短视频和5G快速增长的高峰期,所以短视频上要发力。”黄日涵将短视频社交网站称为“舆论新阵地”,“有了这些平台,最重要的是把知识理念告诉大家。”
讲好中国故事要接地气
出生在革命老区福建龙岩市长汀县的黄日涵,因读了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故事,从小萌发了成为外交官的梦想,因而高考志愿他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黄日涵说,后来走上学术道路,“其实离儿时的梦想是很近的。我前两天看了一下航旅纵横,飞了97万公里。大概可以绕地球二十多圈了。”
“我觉得对中国有两种认知误区,要么是觉得还特别穷,要么觉得都是土豪。”几年前在国外访学期间,他一方面给当地学者或民众讲述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模样,另一方面,也要向当地朋友介绍“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民心相通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让黄日涵思考,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他提到了“李子柒现象”,海外受众通过李子柒,“了解到普通中国百姓的生活方式,听到了真实的中国故事。”
这给黄日涵启发,“中国地大物博,我们在构建国际话语体系时要接地气。”他从亲身经历出发,“原来从福建到北京要50几个小时,现在高铁只要7小时。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最真实的中国。我希望更多外国朋友知道,中国这些年发生的重要变化,中国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每个人都可成为新青年
“我想大家看到了太多的典型例子,‘90后’\‘00后’医务人员,在疫情中表现出的责任感和担当,非常明显。”“责任感”也成为黄日涵谈到新青年时强调最多的特质。
黄日涵是学者,也是执教多年的教师,“对于比我更年轻的一代,我觉得他们整体素质都非常高,包括很多‘00后’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更多创新和创造力、更多责任和担当。给他们机会,他们会把握得非常好。”
黄日涵感叹:“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面临着中国在民族复兴路上的爬坡期,可能压力很大,但我想这就是责任感。”
“时代变化太快,疫情之后的世界可能会发生大的调整,要有创新力、创造力,还要有不断学习的动力。”这也是黄日涵对新青年的期待,“新青年不仅是一个符号,重要的是做的事能踏踏实实向前推进。只要在你的领域做得很优秀,每个青年都可以成为新青年。”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
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
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友婷)近日,在深圳福田区福华路上,一身穿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直立着身子,右手拿着作业新工具,正在路边“吸着”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