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商大数据看疫情冲击,研究者建议消费券向个体户倾斜
新冠疫情对企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以个体经营商户为主力的小微企业首当其冲。在疫情最严重的期间,疫情以及封城措施在多大程度上冲击了个体经营商户?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个体经营商户在疫情冲击下有着怎样的特征?消费券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了受疫情冲击的企业?由此可以带来哪些启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最新一份报告回答了上述问题。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作为吸纳全部劳动力近三分之一的个体经营,在疫情期间充当了就业“蓄水池”作用。对此,他们建议,应该适当放宽对流动商贩等个体经营户的管理。与此同时,消费券刺激作用明显,但对个体经营户的倾斜不够。
该报告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靖一博士领衔,利用了蚂蚁集团旗下的线下电子支付工具码商的数亿数据。报告于6月3日晚上通过北大国发院举办的“朗润格政”直播活动发布。
中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全国个体经营户共计6295.9万户,但根据北大国发院该课题组的估算,中国个体经营户2018年实有9776.5万户,涉及就业2.3亿人,占到中国全部劳动力人口的28.8%。
“遍布中国城乡的沿街店铺和流动商贩,是众多家庭赖以维生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数量非常庞大……这部分群体大多以日常经营糊口,储蓄较少现金流压力较大,流动性约束较紧,在面临突然的外生冲击时,其背后支撑的整个家庭可能陷入困境。而且由于个体经营的线下特点,其业务向线上转移的难度较大。”研究者称,因此关注这个群体,“对于防止收入差距扩大、解决贫困、稳定就业,以及保障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1.1亿个体经营户就业者受疫情冲击
电子支付目前在中国成年人中的使用比例高达82%,在农村比例该比例也达到72%多,各类沿街商铺和流动商贩等个体经营户等,也都大量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联支付等机构提供的二维码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来收款。
首先,研究者利用码商数据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测算了2019年的个体商户运营情况并同实际情况做对比,发现两者高度吻合。在这基础上,他们 “预测”了如果没有疫情发生,2020年春节后个体经营户的活跃商户量、营业额应该会是什么情景,然后再将2020年春节后的实际情况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了新冠疫情对个体经营的真正影响。
从下图可以看到,2020 年实际的码商活跃商户量与营业额较预测值大幅下降。整个疫情期间呈V型状态,最严重期间降幅达到约40%,但随后复苏的力度也很大。
对码商数据进行分析,粗略推算出,在疫情最严重的疫情后第2-5周时间内,个体经营户活跃商户量减少约4800万户,涉及约1.1亿的就业人员,占中全部劳动力人口约13.8%。
二、个体经营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就业蓄水池”效应
研究者进一步分别分析了疫情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经营户的冲击。将商户按照注册业主的年龄分成了三组:小于24岁的青年商户、大于55岁的中老年商户以及介于上述两个年龄间的其它用户。他们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即,从3月份开始,也就是全国复工复产深入推进的同期,青年码商活跃度商户量明显下降,“疫情严重时期,很多较为灵活的青年码商可能只是将个体经营作为一种临时性工作,经济秩序恢复之后,就转移到了其他行业,即疫情期间个体经营起到了一种‘就业蓄水池’的效应。”报告称。
另外,对地区差异的分析发现,疫情对跨省流动人口的冲击更大。在疫情初期,所有线下商户的冲击整体都是巨大的,但在第6周个体经营户整体开始复苏时,外省人商户复苏速度明显落下了。
此前,王靖一等对此前蚂蚁集团公布的若干新增码商数据的观察分析发现,个体户有成为帮助原跨省就业人群缓解就业压力的蓄水池的潜力。理由是,4月,也就是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后,码商新增速度明显快于1月底2月初,且增幅惊人。而根据以前研究中的数据,多项证据表明,近年码商群体覆盖广度已经达到了近乎饱和的水平,如此大规模的提升,不大可能是已有非“码商”商户突然开始使用“码商”这一入口进行经营结算,更可能的是源于新增经营者群体。
另外,50岁以上码商数量同期也增势迅猛,说明数字化普及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后,开始向更深更难的人群延伸,也体现了个体经营作为“就业蓄水池”的作用。
三、消费券等刺激手段效应明显,但应向个体经营户进一步倾斜
研究者还探讨了消费券发放的效应,尤其是对个体经营户的带动作用。杭州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验样本:3月27日,该城市通过支付宝总计发放了16.8亿元消费券,而同期其他城市消费券发放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研究人员过杭州与其他城市在发放前后的对比,研究了消费券发放对码商的影响。
结论是:消费券发放后,杭州个体户的活跃数量显著提升,不管对本省还是外省,都是如此。但是消费券在不同区域的效果明显不同,简单说就是,在拥有商超和小区的样本中,消费券的促进作用更高。报告称,消费券更多关注大型商超、饭店和线上场景消费,与典型的线下个体经营者还有一定的距离。
另外,研究人员也通过码商数据发现,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受到的疫情冲击格外严重,但其他地区受到的疫情冲击程度非常一致,反映了中国内部高度一致的防疫体系。
四、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报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对武汉市等重点地区个体经营户的帮扶力度。
第二,继续关注并控制重点行业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成本。
第三,消费券等刺激手段要向个体经营户进一步倾斜。机制设计上可以更多地考虑如何惠及个体经营者群体。例如,一方面可以设计非场景定向的消费券, 实现对个体经营户的倾斜;另一方面,可以设计额度较小的消费券,实现对个体经营户的惠及。未来一段时间可以继续通过消费券这种方式来进一步带动线下消费复苏。
第四,重视个体经营户等形式的灵活就业在稳就业上的重要作用。对于流动商贩等个体经营户,应该在一段时间内适度放宽,做更多引导而非严格管控,以使其能够在疫情特殊时期,发挥就业蓄水池的效应。在政策上,采用划定区域、早市、晚市,简化工商注册流程等手段,适度提高经营时间、地点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劳务输出与输入大省,这对于稳定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闻推荐
竖立在东京湾海面上的五环标志。东京奥运确定延期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地震余波”却影响深远——对于许多和奥运相关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