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犊的家长急需维权边界意识
□杨朝清
关于网传广州市某小学教师涉嫌体罚学生一事,经调查取证,当事学生家长承认女儿因遭体罚吐血、凌晨2时被老师威胁殴打、送老师6万元等情节系其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的谎言,照片展示的衣服“血迹”实为化妆品和水。警方在调查中还发现了刘某涉嫌雇请人员进行网络炒作的相关证据。(5月31日《新京报》)
学生违反纪律,涉事教师以班规为由让5名违纪学生跑10圈。学校已经于2019年12月12日暂停涉事老师班主任职务,并对其进行全校通报批评、免去其品德学科组长职务等处理。涉事老师已经为角色失范付出了代价,当事学生家长旧事重提,并通过网络炒作来闹大,有何动机?
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当下,孩子们得到了万千宠爱。“心肝宝贝”被老师规训和惩罚,少数“护犊情深”的家长就将涉事老师当成对手甚至敌人。虽然学校已经对涉事老师进行了处理,当事家长却认为还不够。觉得利益、权利和尊严受到侵犯的学生家长,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没有走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而是通过网络炒作来剑走偏锋。
不论是虚构情节来赢得公众的同情心,还是用化妆品和水来伪造血迹,抑或捏造教师受贿的事实去迎合一些网友的“想象”,深谙互联网传播之道和大众心理的当事学生家长,迅速地塑造了一位“不良老师”的形象。
网络炒作不仅损伤了教师的声誉与社会认同,也造成公共舆论场域“一地鸡毛”。觉得自己有理就恣意放纵;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哪怕弄虚作假、移花接木也在所不惜。缺乏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的当事学生家长,不懂得再合理的诉求也要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解决,没有给“快意恩仇”戴上紧箍咒,导致他们“有诉求就过激、一过激就违法”。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地走向罪恶”。不论是自己的困难,还是他人的过错,都不能成为将规则弃若敝屣的理由,都不能自说自话地对规则进行“变通”和“替换”。面对教师的角色失范,家长们并非没有表达诉求的渠道。而滥用“网络炒作”的武器,难免会得不偿失。
新闻推荐
2020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为"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